[实用新型]管形锁的双弹簧缓冲位移门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57907.4 | 申请日: | 199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3994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柏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柏堉 |
主分类号: | E05C1/10 | 分类号: | E05C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形锁 弹簧 缓冲 位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栓装置。
在锁具的分类形态中,依门栓启闭的传动方式,而可概分为圆柱形锁及管形锁结构,如申请案号第七六二一二一○四号“圆柱形残障锁锁体之改良结构”,及申请案号第七六二一二一○四追01号“圆柱形残障锁锁体之改良结构追加一”,是传统圆柱形锁的代表作。
而如申请案号第八○二○三九四七号“管形残障锁锁体之改良结构”,及申请案号第八○二○三九四八号“管形残障锁门栓之改良结构”,则为目前常见的管形锁具,其中,“管形残障锁门栓之改良结构”,主要在壳体间安装有二可相互套合的突转块、驱动板、串接的板体及旋板、拉板及开栓头,再将辅助板套于壳体之外,并配合面板予以铆接而固定于门板的端面处。
又,管形锁的门栓结构发展至今,为了减少组成构件繁多,以及组装上费时费事等问题,而有如图7所示的门栓8结构设计可供选择装配,其壳座80是由两相对的侧壳体所封合而成,其中,壳座80顶底端设置滑槽85,壳座80中设置可移动的连动框90,该连动框90顶底端设置长孔91,长孔91后端弯折成凸片92,连动框90前端设置锁舌97,而在锁舌97后端设置一弹簧86,弹簧86后端抵靠于壳座80的底板81上所设置的挡板83前端,又,壳座80的底板81上设置枢设孔82,轴套93两侧可设置于枢设孔82中,该轴套93中设置方形孔94,可供管形锁的传动杆穿设其中,轴套93前端设置凸轮95,凸轮95两侧端形成弯弧面96,弯弧面96末端形成钩部961,轴套93的枢设,可令凸轮95的钩部961由连动框90的长孔91穿出,且插入壳座80的滑槽85中,因此,当管形锁的把手转动时,即可以管形锁的传动杆来旋转轴套93加以转动,而能带动凸轮95旋转,且利用两侧的钩部961向后推动连动框90,使锁舌97可压缩弹簧86位移而进入面板87中,达到开启门板的功效。
此一管形锁的门栓8结构,虽具有结构精简且易于组装的特性,然而,单一弹簧86的设置,为了考量闭锁的稳固性,该弹簧86的刚性需增加才能满足,而弹簧86的刚性一旦增加,则使得关门的缓冲力量变大且更为刚硬,而必须施予较大的力量推压门板,才能使锁舌97经由弧面971与门框滑片的相对推抵来压缩弹簧86,如此一来,即容易产生关门时会发出较大的碰撞响声,又,轴套93的旋转,使凸轮95的钩部961可拉动连动框90位移,而向后拉动锁舌97及压缩弹簧86的力量,都是作用在单一的弹簧86上,因此,弹簧86容易产生弹性疲乏的缺点,致使弹簧86受力压缩及回复的弹力因而减弱及松驰,造成锁舌97退位时的内缩量不足,而稍微的外露在面板87外侧,如此,要再开启门板,即容易造成锁舌97前端与门框滑片的内孔卡掣,久而久之则易因而造成锁体的损坏,为此,其单一弹簧86的设置形态,实用性欠佳而不具产业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形锁的双弹簧缓冲位移门栓装置,它是在门栓中形成二道不同刚性的弹簧设计,使其关门及开门的作用力,分别由不同刚性的弹簧加以承受,而能达到关门时的柔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形锁的双弹簧缓冲位移门栓装置,在壳座中设置可位移的连动框,及可旋转的凸轮,该凸轮是凸设于轴套表面,轴套中设置方形孔连动框前端设置锁舌,壳座由相对的侧壳体所对合而成,侧壳体的底板上设置枢设孔,具其内枢设轴套,枢设孔两侧设置挡板,侧壳体的翼板上设置滑槽,连动框设置于壳座中,且两侧位于挡板及侧壳体的翼板间,壳座前端设置面板及内板,锁舌前端由面板及内板的孔穿出,其特征在于:
锁舌后端设置轴杆,轴杆上套设刚性小的弹簧,轴杆后端穿设于连动框前端,弹簧后端抵靠于连动框前端面;连动框内侧设置刚性大的弹簧,弹簧前端抵靠于连动框前端内侧面,弹簧后端抵靠于挡板前端面。
所述锁舌后端设置阶层式的内槽及外槽,锁舌侧端设置穿孔穿入内槽,轴杆前端设置定位孔,轴杆前端插入内槽,而可以插销插入锁舌的穿孔、且插入轴杆的定位孔。
所述连动框前端设置矩形的卡孔,轴杆后端设置矩形的卡合块,轴杆的卡合块插入卡孔中。
所述面板及内板上设置相对的穿孔。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门板易于关闭且能减轻撞击性的响声,并且,另一刚性大的弹簧设置,可兼具闭锁时的稳固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外观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门栓与锁体组合外观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门栓的锁舌靠合门框且锁舌压入壳座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柏堉,未经张柏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79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