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酸雾中和器无效
| 申请号: | 99256750.5 | 申请日: | 1999-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4056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15 |
| 发明(设计)人: | 熊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3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行军 |
| 地址: | 42003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中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酸雾中和器。
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酸槽车、酸罐等都没有封闭式灌装,结果灌装时大量的酸雾直接扩散到大气中,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能消除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的高效酸雾中和器。
针对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酸雾中和器,包括罐体和罩盖,其特殊之处是在所述罐体内有横向隔板和由耐腐蚀浑钝微孔材料制成的匀气屏,在横向隔板和匀气屏之间安装有竖向布置的气体导流管和液体导流管,在横向隔板上方装有通过耐腐蚀水泵与罐体内底部相连的喷淋头,进气口位于罩盖顶部,出气口位于横向隔板与匀气屏之间的罐体侧壁上,在罐体内装有中和液体,中和液体的液面低于出气口。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气体导流管和液体导流管的下端可装有耐腐蚀浑钝微孔屏障,气体导流管的上端高于横向隔板上表面,液体导流管的上端低于或等于横向隔板上表面,以便液体流入罐体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强酸在灌装或贮存时产生的酸雾通过进气口被引入到本实用新型罩盖下的中和室内,在中和室内酸雾与喷淋头喷出的碱雾充分混合进行中和反应,反应方程式:
对于其它的有害废气,只要更换不同的中和介质,本实用新型依然可以达到消除废气,净化空气的目的,例如:使用电焊机工作时产生的废气,HS气体的吸收、S2O3气体及氨气的吸收等等,只要有反应介质能吸收的有害气体均能使用该产品。反应介质条件:自身无挥发性的液体或自身对大气无害的气体。本实用新型还可应用空气及纯氧消毒,化学反应式如下:
氧对空气纯氧进行消毒。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P向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中I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II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中III处局部放大图。
参照以上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罐体8和罩盖1。其中,罐体8采用圆形封底法兰接口形式结构,其直径与高按黄金分割比例设定。在罐体8的底部设置有支脚9。罩盖1是半球形透明体,其顶部有进气口19,它外形美观,便于观察内部的中和介质,降低气体运行速度,增加碱雾与酸雾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它通过耐酸橡胶垫圈16由螺栓2、螺母3、垫圈4固定在罐体8的上端。在罐体8内有一层横向隔板18和一层由耐腐蚀浑钝微孔材料制成的匀气屏13。所述横向隔板18呈下凹形状,其下凹面与匀气屏13之间布满有许多导流管15,导流管15分气体导流管和液体导流管,其中液体导流管为3-4根,它的上端面低于或等于横向隔板18下凹面的上表面,所有液体导流管的总流量大于喷淋头17喷淋液体量的2-3倍,其余是气体导流管,气体导流管的上端高于横向隔板18下凹面的上表面,所有气体导流管的横截面积之和大于进气口19面积的3-5倍。上述气体导流管和液体导流管的下端均装有耐腐蚀浑钝微孔屏障21,所述屏障21和匀气屏13可采用微孔橡胶或天然微孔石材制成。这样可使前置HCL余气能均匀地与中和介质接触,增强中和介质工作能力,使横向隔板18以上中和室内的气体、液体分流,提高气体与中和介质反应面积与反应能力。
在横向隔板18中央上方安装有一个或多个喷淋头17,喷淋头17将罐体8内的中和介质(碱液)以雾状的形式喷出,使中和介质(碱液)能够充分地与酸雾接触,提高反应效率。
在横向隔板18与匀气屏13之间的罐体8侧壁上开有出气口20,于出气口20的下方装有与罐体内相通的溢流管5,溢流管5采用弯头导向结构,它与位于罐体8侧壁外的溢液槽7相连。由于中和反应时体积增加,因此,通过溢流管5排出增加的余液,并贮存在溢液槽7内,使中和器能正常工作,并防止二次污染。
件号12是中和液监视器,它通过光源射出单色光,由光敏元件接收光电信息传递中和介质状态,可远程监视中和介质是否失效,使操作人员及时更换中介介质。件号14是溢液槽7内溢液面监视器,采取定位单点直接接触开关控制,可远程获得溢液面状态信息,以避免溢液贮存满后溢出造成二次污染。件号6是压紧螺栓,用于固定溢液槽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武,未经熊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67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二极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公共场所干鞋洁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