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包式小型灯珠的灯串组装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9255045.9 | 申请日: | 1999-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4029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25 |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毓豪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F21V21/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忠***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包式 小型 组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庆装饰灯串,尤指一种全包式小型灯珠的灯串组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指的此类全包式灯珠是指该灯珠未插接于灯座孔中,但使其两外露极脚直接与导线连接供作为发光或闪烁的装饰灯。由于此类小型灯珠是与导线直接接合,因此必需于该接合部位进行组合作业。
此种小型灯珠的传统组装结构,如图1所示,在厂内加装时是以一外层热收缩(Shrinking)管12固定于灯珠10与导线11接合段。且其内部加工程序更包括灯珠极脚与导线端部焊接,并在套合内胶管后,注入硅胶,再以热收缩方式固定该外层热收缩管12。此种组装作业程序不仅较为费时费事与麻烦,其加工速度亦缓慢而不符合量产需求。同时,该加热收缩于硬质灯珠与软性导线间的外层热收缩管12,亦常有皱折不平整的现象发生,整个成品的外型非常不美观。
为此,乃有人对此加以改善,如图2所示,小型灯珠13连接导线14后,可于交接处的两条导线之间介装一定位块15,然后将其放入模具中,射出包覆一透明外壳16。此一设计的优点为小型灯珠13与其导线14在组装后,整体外型较为平整美观;同时,其组装作业可在模具中射出包覆,加工速度明显增快。但是,其缺点则是必需将小型灯珠及局部导线置入模具中射出包覆,在加工程序上,后续的射出包覆作业必需等待小型灯珠与导线初步组合为半成品才能进行;且此种射出包覆成型方式。依现有模制技术,一次所能成型的数量有限。而受到射出包覆模具限制的影响,其透明外壳的造型亦难以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能使此类小型灯珠的组装成型量产更为快速便捷,且可使其外观更为多样化的全包式小型灯珠的灯串组装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一种全包式小型灯珠的灯串组装结构,该灯珠两条定距极脚于玻璃本体内部接合发光钨丝,其局部极脚自玻璃本体底部外露并组接导线;其特征在于:另设有一预先成型为各种不同造型式样的透明外壳,该透明外壳由一端向内延伸一具适当深度并配合上述灯珠大小的组合孔;已组合导线的小型灯珠则配合一设于灯珠外露极脚及导线间的定位块置入该组合孔中,局部导线略伸入该组合孔,透明外壳组合孔底面与这些构成件之间予以密闭胶合组装。
该定位块设有配合上述玻璃本体底部形状的承放顶面,且两侧设轴向缺口,由该缺口将导线迫压于这些缺口与内周壁之间。
该定位块的长度是设为当组装于上述组合孔时约与透明外壳底面齐平。
该透明外壳组合孔的延伸深度是配合不同式样的灯珠而定,以稳固定位灯珠。
该透明外壳组合孔内周壁预设有聚光面。
上述的透明外壳能以常用塑胶模具成型,而使其量产时更为快速便捷。在厂内生产程序上,小型灯珠与导线的接合,及透明外壳的射出成型,可通过个别作业同步进行,以加快其生产速度。上述透明外壳的外型可方便的成型为各种所需的不同形状,而使其外形更为多样化。另外上述透明外壳更适于在灯珠所在位置预设聚光面以增加其装饰效果。
本实用新型此一改良的小型灯珠组装结构最大的优点为:能以一般生产方式于模具中大量成型透明外壳,其量产将更快捷,成本亦降低;同时该透明外壳更方便设为各种不同式样及附加衬饰设计,而使其装饰效果更为多样化。
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及其他特点将于配合以下附图的详细说明而趋于明了,如图所示:
图1是传统小型灯珠与其导线组装结构图;
图2是已知小型灯珠与导线的射出包覆成型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立体图;
图4是图3透明外壳与小型灯珠未接合导线的组装前元件分解图;
图5是图3的断面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组装动作流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第二种透明外壳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第三种透明外壳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3、图4所示,以图示的小型灯珠20为例,其同样设有玻璃本体,并含有两金属极脚21、22,这些极脚21、22于玻璃本体内部以一烫珠23定出间距,并于顶端结合一发光钨丝24。这些极脚21、22的局部长度则由玻璃本体底部25伸出外露形成外露极脚26、27,准备接合导线90。该导线90可预先形成两裸露端91、92供焊接上述灯珠的外露极脚26、27。
本实用新型设有一能以塑材射出成型的透明外壳30,该外壳30由底端面引设有向内深入适当深度及配合灯珠20直径的组合孔32。此一结构形态的透明外壳30能以一般常用塑膜模具一次大量(如数十颗)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毓豪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毓豪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50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