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逃生门无效
| 申请号: | 99255039.4 | 申请日: | 1999-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4005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基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基胜 |
| 主分类号: | E06B5/01 | 分类号: | E06B5/01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神***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逃生 | ||
本实用新型是与建筑器材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改良的逃生门,其可供人员逃生之用。
按,由于地球上各地的地震频仍,常造成房屋倒塌及倾斜或变形的现象,因而使房屋的墙壁及梁柱振动变形,因而挤压门体而无法开启,造成人员无法快速逃离建筑物的内部,当再发生余震或引发火灾时造成更大的伤亡。
因此,市面上遂研发有多种型式的逃生门,然而各种逃生门中不乏造价昂贵,而无法提供一般消费者使用;而又有其他型式的逃生门无法确实产生作用,而造成仍然造成上述无法逃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逃生门,其设计简便而可于变形时可形成有一逃生门,而可使人员迅速逃离房屋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又在提供一种改良的逃生门,其设计简便而可大量生产使用,且作动确实而使其具有实用的特性。
缘以达成上揭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逃生门主要包含有:一第一门体其适当位置具有一逃生口,该逃生口的内缘是形成有同侧方向扩大的接合面;一第二门体是可开合地盖合于该第一门体的逃生口,其周缘亦设有可与该第一门体的接合面相互楔合的接合面。
当建筑物倒塌变形而使第一门体无法开启时,仍可开启该第二门体,或第一门体变形过大时将该第二门体,以相互的接合面压合而将该第二门体挤出掉落,藉此可由其逃生口进行逃生的作用。
其中该第一、二门体的接合面是呈直线的或圆弧的或呈反曲的接合面。
其中该第一门体的逃生口及第二门体的外形是呈方形或圆形或呈多边形。
其中该第一门体及第二门体是以金属材质所制成。
其中该第二门体是以至少一铰链固定于该第一门体上。
其中该第一门体与该第二门体是设有一使相互扣合的锁扣。
其中该第一门体的逃生口与该第二门体的接合面是向门内扩大或向门外扩大。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以及所达成的功效,兹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于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2-2方向剖面视图。
图3是图1中3-3方向剖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第二门体开启作动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接合面受力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受压变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人员逃生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门体间的接合面另一形状配合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门体间的接合面再一形状配合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门体间的接合面又一形状配合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略同于图4的表示图,显示该第二门体向室外开合状态。
首先请参阅图1至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改良的逃生门,主要包含有:
一第一门体10,是以金属材质制成装设于建筑物的门口,其下方设有一呈矩形的逃生口11,该逃生口11上下左右的侧端面是均呈向内扩大的接合面19。
一第二门体20,是以二固定铰链30固定于该第一门体10,并可开合地盖合于该第一门体10的逃生口11,其端面亦设有若干接合面29对应该第一门体10的各接合面19相互楔合,以及设有一锁扣40供锁合于该第一门体10,使该第二门体20无法开启。
当建筑物倒塌变形而使第一门体10无法开启时,仍可开启该第二门体20,或第一门体10变形过大时将该第二门体20,以相互的接合面19、29压合而将该第二门体20挤出棹落,藉此可由其逃生口11进行逃生的作用。
有关本实施例的作动方式,兹可说明如下:
其中如图4所示,自然状态下,是可将该锁扣40打开,而使该第二门体20可随其固定铰链30而转动开启,使该第一门体10的逃生口11呈开启。
当地震发生或而造成房屋变形时,由于二侧墙壁2或与地板面3相互压挤时,即压迫至该第一门体10的外框部15,因此无法开启该第一门体10;当仅至此一程度时,内部人员仍可开启该锁扣40而将该第二门体20打开,由该第一门体10的逃生口11逃生。
而如图5所示,当房屋持续而大变形时,其压迫该第一门体10变形,而其逃生口11亦产生变形,使其各接合面19迫使该第二门体20的对应各接合面29滑移,而产生一强大的推力将该第二门体20向屋内推出,而可挤落其固定的铰链30及锁扣40等物件(如图6所示),此时该第一门体10变形的逃生口11即可使内部人员迅速逃离(如图7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基胜,未经陈基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50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降式多功能会标悬挂拼板架
- 下一篇:一种柔软木塑复合鞋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