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下边坡收碴机无效
申请号: | 99254558.7 | 申请日: | 199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004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杨江春;周晶;李新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汾铁路分局临汾工务段 |
主分类号: | E01B27/10 | 分类号: | E01B27/1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耀田 |
地址: | 04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边 坡收碴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道床的养护设备,更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整理道床的线下边坡收碴机。
铁路道床铺设在路基之上轨枕之下,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抵抗轨排纵向横向位移的阻力,保持轨道的正确几何形位,确保轨道结构的稳定性,提高线路维修质量,这对无缝线路尤为重要。因此可见,保证道床断面的标准,是强化轨道结构,保证线路维修质量的关键环节。目前,整理道床断面的主要方式有手工收碴和小型收碴机作业。手工收碴是工务部门传统的作业方式,劳动强度大、质量差。由于工人素质不一,手工收碴有高有低,堆高也达不到要求,同时,工作效率低、返工现象多。工务部门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这项工作,尤其是大中修后的线路;无缝线路铺设后,这一问题更为突出。CN2145206Y公开了一种“收碴机”,它是利用电机传动装有收碴齿的挖掘链,在线路上运行的一种小型收碴机。这种收碴机比起手工作业虽然劳动强度小,但是,仍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首先,这种收碴机必须是在铁道线路上作业,机体笨重下道难,不安全因素多。其次,使用中存在:(1)操作不方便,道床断面标准不宜掌握,达标质量差;(2)收碴效率低;(3)只能收碴不能整形,堆高还得依靠人工进行。因此,这种小型收碴机一直得不到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铁路道庆养护的线下边坡收碴机,具有在铁路线下作业,安全可靠,集收碴、整形为一体,机械化程度高的优点,不但有较高的工作效率,而且保证了线路道床断面的高标准,强化了道床结构,提高了线路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线下边坡收碴机,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动力源及其传动系统,由传动系统驱动的收碴机构。所述的机架为一个底框连接两个立柱、两个斜杆,立柱和斜杆与两个水平连接杆连接。所述的动力源为柴油发动机。所述的传动系统由收碴机构的液压系统和行走机构的液压系统两部分组成。其收碴机构包括:与底框铰接的矩形铲体、固定在铲体中部的工作缸、与活塞杆连接沿铲体滑槽上下运动的滑杆、由滑杆带动沿铲体上的轨道上下运动的收碴铲、位于机架中部与矩形铲体连接的调整缸。其行走机构包括地面和轨上两部分,地面行走机构由油泵马达通过链条传动轮胎,轨上行走机构由分别安装在两个水平连接杆上的两个液压缸,分别驱动与之连接的伸缩杆,每个伸缩杆端头固定有可置于铁轨上的行走轮。
所述的收碴机构的液压系统包括:经油箱、齿轮油泵、多路换向阀、工作缸,用油管连通的收碴作业系统,和经油箱、油泵、多路换向阀、调整缸,用油管连通的调整收碴铲工作角度的系统。行走机构的液压系统包括:经油箱、多路换向阀,用油管与油泵马达连通的地面行走系统,和经油箱、油泵、多路换向阀、液压缸,用油管连通的轨上行走系统。所述的滑杆带动收碴铲沿轨道的运动,是在滑杆上安装链轮,通过链条来驱动收碴铲上下运动。链条的一端是固定在收碴铲上,另一端固定在铲体上的连接板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线下作业,安全可靠。由于采取了地面、轨上两部分行走机构,用液压缸驱动伸缩杆,可方便地将行走轮置于铁轨之上和方便地脱离轨道。因此,收碴作业无需考虑下道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行车安全。
2、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收碴机只有一个动力源,全部采用液压系统,结构紧凑、重量轻、操作只需拔动手柄,简单方便,容易掌握。
3、收碴整形一体化。由于该机设有液压缸调整装置,因此,可使收碴铲根据通床断面情况调整收碴角度,既可收碴又可整形,便于控制作业标准,提高了线路养护质量。
4、工作效率高。由于收碴机全部操作过程机械化,因此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经测试,本实用新型比人工作业节约工时40-50%,与已有技术的小型收碴机相比,效率是其3倍左右。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收碴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汾铁路分局临汾工务段,未经临汾铁路分局临汾工务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45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镜带的套圈与带体的快速组接结构
- 下一篇:轮胎防爆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