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套管针无效
申请号: | 99253399.6 | 申请日: | 199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3967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宪;王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立宪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朝军 |
地址: | 05004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套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套管针。
目前,用于临床的各种套管式穿刺针,其套管针和针芯均为尖针,尖针刺入机体时阻力小,应用方便。但应用于身体血管神经丰富的部位,易损伤重要组织,造成内出血和神经损伤。又如中国专利文献于96年8月14日以公告号CN2232728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套管针”的技术方案,该方案主要由细长的注射套管针和可插入注射套管针中的针芯组成,套管针的一端接有一与注射器配合的套管柄,针芯的前端为针锋,末端接针柄。其主要用于理、弹拨疗法和金针剥骨疗法,而不能作为穴位埋植之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损伤机体组织、送药方便的医用套管式埋植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套管针和可在套管针腔中往复运动的针芯组成,所述针芯的前端为平顶形。
所述套管针的前端为圆钝形尖,也可为尖锋状。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将套管针针芯的前端改为平顶状,可作为医用套管式埋植针应用,即将充分吸收药物的药物体,由套管针将药物体按穴位埋植于病造处,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造处。其具有穴位和药物治疗的双重效果,从而开辟了一种新的穴位埋药的综合治疗方法。同时将套管针的前端改为圆钝形尖或尖锋状尖,可有选择的应用,对血管神经比较丰富的部位使用尖部为圆钝形尖的套管针,这样进针时皮肤阻力虽大点,但不易损伤血管和神经。套管针的改造,不仅开辟了一种新的穴位埋药综合治疗的方法,同时还解决了深层穴位埋药易损伤血管和神经的难题,因而可适用于不同深浅和不同部位的治疗,操作灵活方便,减轻对组织损伤,防止误伤血管。
下面以附图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套管针圆钝形针尖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以套管针1为主体,针芯2套装于套管针的针腔中,针芯2可在其针腔中做往复运动,针芯2的前端为一平顶状,套管针1的前端可为圆钝尖状,如图2所示,也可为尖锋状,使用时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使用,对血管、神经丰富的部位选用圆钝形针尖的套管针,否则使用尖锋状套管针,使用时,将吸入药的药物体植入套管针1的针腔中,由针芯2将药物体推入到所需的穴位处,以达到穴位给药治疗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立宪,未经王立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33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