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玉米脱粒机无效
| 申请号: | 99252932.8 | 申请日: | 1999-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4010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宝光 |
| 主分类号: | A01F11/06 | 分类号: | A01F11/06 |
| 代理公司: | 四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铁军 |
| 地址: | 1214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脱粒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场上作业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与拖拉机配套使用的玉米脱粒机。
现有的玉米脱粒机,其入料口的位置均设置在滚筒外壳的正上方,当脱粒滚筒转动时,脱下物料将会沿滚筒转动的切线方向在入料口处外崩。为改善这一缺陷,通常的做法是在入料口的上部增设一个防外崩长脖,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入料口的上料高度。目前该种类型玉米脱粒机的上料高度均在1.4米以上。作业时,上料人员要连续不断地将玉米棒提升到1.5米左右喂入,因此其劳动强度非常大,且多年没有得到改进。在工作流程上,现有的脱粒机是将由滚筒排出的混合物料先经网筛分离,再经风机清洗。这样往往会出现分离不彻底、清杂不干净的缺陷。特别是在冬季露天作业时,由于冰雪参杂其间,在滚筒中经揉搓摩擦,其轻型杂质及粉尘将会产生粘结并糊住网筛,这时即使再利用风机清选亦达不到预期目的,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出粮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省力,脱粒清杂效果理想的玉米脱粒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机包括机架、传动机构、入料斗、脱粒滚筒及位于滚筒下部的网筛,其入料斗设在滚筒的上部,入料斗的喉口为后置式,该喉口的前开口线位于滚筒中垂面的后方。在滚筒与网筛之间还设有横向抛移筛及负压风机吸口。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后置式入料喉口,因此不必设置防外崩长脖即可实现正常喂入,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喂入高度,极大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将负压风机吸口设置在滚筒与网筛之间,实现了先清选后分离的工作流程,避免了轻型杂质糊堵网筛的现象,因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出粮品质。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操作省力,作业效率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方式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一种玉米脱粒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一种玉米脱粒机入料斗喉口结构位置示意图;
图3、一种玉米脱粒机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情况;
该机包括机架4、传动机构5、入料斗3、脱粒滚筒1及位于滚筒1下部的网筛9,其入料斗3设在滚筒的上部,入料斗3的喉口8为后置式。该喉口8的前开口线位于滚筒1中垂面的后方。即由入料斗喉口8的前开口线及滚筒轴线构成平面,与过滚筒轴线铅垂面的夹角为:α=10~45°(推荐采用α=30°)。这样当脱粒滚筒1旋转至该位置时后才暴露于入料斗3中,而此时其运动的切线方向已指向侧下方,从根本上避免了籽粒外崩现象。而且具备了玉米棒经喉口8直接进入滚筒1,并由脱粒齿直接带动,实现顺序快速喂入的目的。不仅使其入料高度大为降低,同时还具有协助喂入,不易塞口的优点,从而既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体现了先清选后分离的工艺流程。本实用新型在滚筒1与网筛9之间增设了锯齿状横向抛移筛11,并将负压风机2的吸口10设在该处。工作时,由滚筒1排出的混合物料首先落在横向抛移筛11上,并在其上逐次向网筛9作抛移运动,此时通过负压风机2可将轻型杂质(如玉米须子、粉尘等)吸走,再将余下的玉米粒和芯块送入网筛9中分离,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该机的清杂效果。为方便装粮,本实用新型还在网筛9的卸粮口下方设置了集粮箱7及升运搅龙6,该集粮箱7与倾斜固定在机架4上的升运搅龙6相连通。为防止搅龙叶片在其进粮口的衔接处产生剪切破粒缺陷,本实用新型加装了防剪切装置,即在搅龙进粮口上部所对应的搅龙叶片上,开出一长50mm、宽10mm的豁口,再将橡胶防剪舌片铆接在豁口处。工作时,搅龙高速旋转带动粮食上升至该处,通过防剪舌片的弹性缓冲作用,即可达到避免粮食破损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宝光,未经李宝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29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爆轰波衰减装置的燃气管道阻爆器
- 下一篇:虹吸过滤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