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汽车空调热力膨胀阀无效
| 申请号: | 99252331.1 | 申请日: | 199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4029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25 |
| 发明(设计)人: | 徐烈;邵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5B41/04 | 分类号: | F25B4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文娟 |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汽车空调 热力 膨胀 | ||
新型汽车空调热力膨胀阀是属于制冷工程领域中,用于汽车空调器调节温度、控制制冷量的部件。
在已有技术中的汽车空调膨胀阀,其感温系统采用平板不锈钢弹性膜片,气体控制部分采用液体充注工艺,因而温控感受灵敏度较差,且膨胀阀附加有毛细管、感温包和外平衡管,不耐振动,受环境影响较大,而阀杆端部采用平面或针形密封,充注时常出现充注波动,使用中易造成涡流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新型感温系统和密封结构,从外部调整静止过热度,方便可靠,感温系统灵敏,控制调节特性优良,不受环境温度影响的新型汽车空调膨胀阀。
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无感温包、毛细管和外平衡管,它通过感温头中弹性膜片两面压力的变化调节阀杆来控制制冷量。该膨胀阀是由阀体、感温头、弹性膜片、弹性膜片支架、上阀杆、下阀杆、钢球、弹簧、钢球支座、调节螺母等构成。阀体顶端是感温头,感温头内装有弹性膜片,弹性膜片制成多环波纹状,弹性膜片支撑在弹性膜片支架上,上阀杆与弹性膜片支架刚性连接,下阀杆与上阀杆相接,下阀杆下端面呈圆弧形,钢球放在钢球支座上的凹槽内,下阀杆圆弧形端面与钢球、阀体之间形成圆弧形密封面,构成球阀,在阀体底部装有调节螺母,弹簧压在调节螺母与钢球支座之间,在阀体外侧开有四个出入口,分别与蒸发器和压缩机相通。
工质(R134a)经过压缩机压缩,并经过冷凝器冷却,成为高压常温的液态工质,经过本专利的进入口IV进入阀内,经节流其流动能和压力均发生改变,根据焦耳汤姆逊节流原理,使工质温度下降,并成为饱和R134a,再进入蒸发器中吸热蒸发制冷。其冷量被车内的热空气吸收,使车内气温下降,达到空调的目的。而冷热程度的调节是通过弹性膜片两边的压力变化来实现。当空气温度升高,弹性膜片上面的压力增大,此力通过阀杆传递,推动钢球下移,使球阀打开,制冷工质流量增加,制冷量增大,车内温度下降。此时,弹性膜片上面的压力也下降,由于弹簧的作用推动钢球使阀杆上移,球阀关小或关闭,则制冷量下降,温度上升,按此原理进行温度调节。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多环波纹不锈钢弹性膜片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该膨胀阀是由阀体1、感温头2、弹性膜片3、弹性膜片支架4、上阀杆5、下阀杆6、钢球7、弹簧8、钢球支座9、调节螺母10构成,阀体1顶端是感温头2,感温头2内装有弹性膜片3,弹性膜片3是用不锈钢制成的多环波纹膜片(见图2),弹性膜片3支撑在弹性膜片支架4上,上阀杆5与弹性膜片支架4刚性连接,下阀杆6与上阀杆5相接,下阀杆6下端面呈圆弧形,钢球7放在钢球支座9上的凹槽内,下阀杆6圆弧形端面与钢球7、阀体1之间形成圆弧形密封面,构成球阀,在阀体1底部装有调节螺母10,弹簧8压在调节螺母10与钢球支座9之间,在阀体1外侧开有四个出入口I、II、III、IV,出入口I、III与蒸发器相通,出入口II、IV与压缩机相通。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工质(R134a)经过压缩机压缩,并经过冷凝器冷却,成为高压常温的液态工质,该液态工质从阀体1的入口IV进入阀内,经节流其流动能和压力均发生改变,根据焦耳汤姆逊节流原理,工质温度下降,并成为饱和R134a,从出口III进入蒸发器中吸热制冷,其制冷量被车内的热空气吸收,使车内温度下降,达到空调的目的。蒸发器内工质温度升高后从入口I进入阀体1内,通过阀体1从出口II进入压缩机内,进行循环。车内冷热程度的调节是通过感温头2内弹性膜片3上下两面的压力变化来实现。当空气温度升高,弹性膜片3上面的压力增大,此力通过上阀杆5传递至下阀杆6,推动钢球7下移使球阀打开,制冷工质流量增加,制冷量增大,车内温度下降。此时,弹性膜片3上面的压力也下降,由于弹簧8的作用推动钢球7使阀杆6上移,球阀关小或关闭,则制冷量下降,温度上升,按此原理进行温度调节。通过螺母10从外面调节静止过热度,方便可靠。
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无感温包、毛细管和外平衡管,感温系统采用多环波纹弹性膜片,因而感受系统灵敏度高、控制特性优良、不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由于在阀杆端部采用了可消除涡流损失的弧形密封面,并采用流体方向与阀杆移动方向相反的结构,使控制更平稳,并减少甚至消除了感温元件中经常出现的充注波动的风险。本实用新型已经经过批量实践,并经过国内权威汽车空调器单位的测试,其性能完全达到汽车空调的使用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23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