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箱包吹塑成型机无效
| 申请号: | 99252231.5 | 申请日: | 199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4002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资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资丰 | 
| 主分类号: | B29C49/28 | 分类号: | B29C49/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褚竺 |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箱包 塑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成型设备,特别是一种吹模法所用的设备。
现有的塑料箱包成型设备,大多数是和普通塑料容器的成型机通用,这些塑料容器成型机包括有机体、合模机构、模头、供料装置、液压和气动系统、电气系统等组件。众所周知,箱包的用途及适用的环境和普通塑料容器有较大差别,箱包的使用者不仅选择有多样性的要求,而且在色彩上也追求其美观、多变;当塑料容器成型机用来制作塑料箱包时,在制造过程中,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对物料的颜色作不同色彩的改变,此时,操作者将会遇到不小的麻烦;主要问题是塑料容器成型机的物料供给系统,其供料过程是:物料自料斗经由螺旋输送装置和模头进入合模机构中的模具内,而螺杆输送装置和模头的流道中,由于结构的不完善,均存在较多的物料流动死角区,在这些死角区会积聚着流动不畅的物料,这些残留物,在制作过程中同一品种和颜色的物料连续作业时,对制品的品质不会有任何不良影响,但是,当需要更换颜色或品种时,死角区残留的非同一颜色或品种的物料,在作业过程中会伴随着新换的物料进入模具内,此时,制品就会出现混合的不协调的色彩或品种,从而造成制品的次品或报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确保制品良好品质,业者都是采用这样的操作方式:即以大量的新更换物料,在不断的供料作业流动的过程中,以较长的作业时间,将供料时残留在螺杆输送装置和模头流道死角区的物料冲洗干净,然后执行新物料的正式操作程序,以求保证制品具有良好品质。显然,这种方法不仅损耗了大量物料,而且也浪费了较长的有效作业时间,同时其无为的电能损耗大大增加,无疑制品的成本也会随之提高。为了改善上述作业状况,业者曾提出了不同的改进的模头结构,这些改进的模头可以消除其流道中的死角区,但是对整全作业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箱包吹塑成型机,它能节省作业中更换物料颜色时的物料损耗,缩短更换的作业时间,减少更换作业的电能消耗,且能保证制品的良好品质,降低制品的制作成本。
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箱包吹塑成型机的供料装置的液压马达驱动的螺杆安装在一移动架上,并和移动架可呈一体作往复移动;该移动架连接于可推其作往复移动的液压油缸的柱塞;移动架安装在导杆上,移动架通孔和导杆外径呈滑动配合。操作时,螺杆在液压马达驱动下作旋转运动,螺杆将料斗物料送入料筒前腔,在此同时,螺杆在液压缸的柱塞作用下,作后退移动,形成料筒前腔空间不断增大,储料量也随之不断增加,当达到设定储料量后,液压马达停止转动,液压油缸的柱塞作反向运动,此时,螺杆将随着移动架前移,将料筒前腔的物料送向模头,完成其一次供料的全过程。
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杆旋转和同时往复移动的新结构,其旋转和后退的协同动作,使积存在螺杆上的物料在后退动作中消失,从而消除了螺杆输送装置的死角区,此时,如箱包吹塑成型机再配上改进的模头,在整个供料过程中,随着死角区的消失,其残存物将大大的减少,因此,在物料替换颜色时,不再需要使用大量的物料和很长的无效作业时间,就可换上新料,制作品质良好的制品,同时,既能减少电能的消耗,又可降低制品的制作成本。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箱色吹塑成型机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供料装置部分组件的传动示意图。
参照图1、2、3、4,箱包吹塑成型机包括有机体1、合模机构2、模头3、供料装置4、液压气动系统5、托盘6、升降装置7和电气系统8。供料装置4安装在托盘6上方,由螺杆41、料筒42、塑化装置43、固定架44、液压油缸45、支承46、液压马达47、导杆48和移动架49等构件组成,其中:
螺杆41设置在料筒42的工作腔内,螺杆41是将料斗441的物料经料筒42输送至模头3的主要构件,螺杆41安装在一移动架49上,螺杆41可相对移动架49自由转动,螺杆41的后端连接液压马达47;
一固定架44固设在托盘6上,固定架44上固设料筒42、塑化装置43、液压油缸45和料斗441;
液压马达47固设在移动架49上,和移动架49呈一体运动,液压马达47的传动输出端可直接和螺杆41的后端连接,也可由传动机构471(如变速机构)连接螺杆41的后端和液压马达47的传动输出端,藉以实现螺杆41的旋转运动,螺杆41的旋转运动也可藉电动机驱动,此时,电动机的壳体则是固设在移动架4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资丰,未经刘资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2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