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挂式玉米秸杆收割机无效
| 申请号: | 99251310.3 | 申请日: | 1999-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3894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2 |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永新 |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A01D15120 |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科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浩 |
| 地址: | 463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玉米 秸杆 收割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作物收割机,尤其是一种玉米秸秆收割机。
目前,玉米秸秆收割大都采用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收割效率低,在收割时由于不小心而造成的人体伤害时有发生,给人们带来许多麻烦和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与小型动力农机配套使用的悬挂式玉米秸秆收割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挂式玉米秸杆收割机,该收割机包括切割装置、机架、拨杆装置、上连接架和下连接架,切割装置包括主轴、动力输入皮带轮,齿轮组,传动杆,切割旋刀,主轴装在机架上,齿轮组分别与主轴和传动杆相联,切割旋刀与传动杆相联,动力输入皮带轮装在主轴上;拨秆装置包括皮带轮,动力杆,传送带,齿轮组,拨钉,齿轮组与主轴和动力杆相联,皮带轮分别装在机架上,动力杆与皮带轮相联,拨钉装在传送带上,拨钉装在传送带上;在传送带下部安有下连接架,上部安有上连接架,下连接架包括滑动杆、连块,转动套筒,套筒连杆,连块与拖拉机前端相联,连块与机架相联;上连接架与下连接架结构相同只是在连块上多出一个起落架悬挂杆。
上述的齿轮组共有四组,分别与四组切割旋刀相联。
在所述的齿轮组的前面装有档板。
上述的切割旋刀由刀架盘和刀片构成。
刀片共有三个,以120°角分布在刀架盘上。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收割效率高,省工,省时。
采用机械方式收割玉米秸杆其效率与人工相比可提高100倍以上,如果在拖拉机的前端装秸杆收割机,后部装耕犁,收割,耕地和播种就可同时进行,这样就可节省大量农时,为农民抢收抢种提供保障。
2、该悬挂式玉米秸秆收割机,结构简单,重量轻,可与各种型号的农机配套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连接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连接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切割旋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档板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包括机架1,切割装置,拨杆装置,上连接架和下连接架,切割装置包括主轴5,动力输入皮带轮26,齿轮组6(共四组,结构相同),传动杆9,切割旋刀14,切割旋刀14由刀架盘42和刀片43构成,刀片43共有三个以120°角用螺栓固定在刀架盘42上,主轴5由轴承座4和轴承22装在机架1上,齿轮组6(共四组)通过键连接在主轴5和传动杆9(共四组),传动杆9由轴承7和13联结在机架1上,切割旋刀14与传动杆9相联,动力输入皮带轮26装在主轴5上,档板41装在齿轮组6(共四组)前面,覆盖齿轮组6但不接触,防止切割掉的玉米杆搅入齿轮中,轴承盖8、12、20、24起保护轴承的作用。拨杆装置包括皮带轮11、17、2、25、动力杆21,传送带10、3,齿轮组19,拨钉16、28,主轴5通过齿轮组19将动力传给动力杆21和皮带轮17、25上,带动皮带轮2、11和传送带3、10转动,将切割掉的玉米杆用拨钉16、28拨落在行走路线侧旁的地上,在传送带10正面下部的螺钉孔15上安有下连接架,上部的螺钉孔18上,安有上连接架,上下两个连接架均水平安装,下连接架包括滑动杆30、36,连块32、34,转动套筒37、35、29、3,套筒连杆38、33,连块34由螺栓固定在机架1上,连块32由螺栓固定在拖拉机前端,滑动杆30、36分别平行固定在连块32、34上,套筒连杆33、38分别通过转动套筒31、35和29、37联结在滑动杆30、36上,并可在其上转动,上连接架与下连接架结构相同只是在连块上多出一个起落架悬挂杆50,收割机机工作时,拖拉机后置液压动力通过悬挂杆50及连在其上的铁绳将收割机拉升起来,此时收割机上的动力输入皮带轮26和拖拉机上的动力输出轮之间的三角皮带松动,当液压动力取消后,收割机自动下落,将其和机体上动力轮之间的三角皮带拉紧,动力通过三角皮带传到收割机动力输入皮带轮26上,带动收割机开始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永新,未经赵永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13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