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准吹吸式烟气除尘收集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9250479.1 | 申请日: | 1999-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4061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15 |
| 发明(设计)人: | 马家驹;盛惠渝;张贤清;陈新海;林向东;尤国英;贾汝斌;刘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三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23L17/00 | 分类号: | F23L17/0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学敏 |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准吹吸式 烟气 除尘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除尘装置,具体为准吹吸式烟气除尘收集装置。
目前,在电炉和工业用炉烟气除尘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的除尘、除烟气效果不理想,达不到环境保护标准的很多。原因是在热烟尘源的出口受环境、设备本身的限制使热烟尘源出来的烟气灰尘都不能100%的进入吸尘或收集装置,总是有相当一部分烟气灰尘没有被收集起来而污染了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热烟尘源围起来的烟井出口并正对着吸尘设备的,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达到环保标准的准吹吸式烟气除尘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热烟尘源1的前方有一个可横向移动的烟井活动前屏2,在热烟尘源1的左侧、右侧、后侧有三个固定的烟井左侧屏3、烟井右侧屏4、烟井后侧屏5,由烟井活动前屏2、烟井左侧屏3、烟井右侧屏4、烟井后侧屏5将热烟尘源1围在中间,形成一个烟井出口16,主吸罩8的入口截面
烟井出口16截面,在主吸罩8的外边有一个辅吸罩7,在辅吸罩7的入口处有一个唇边6。在烟井活动前屏2的右下方有一个配重11,在烟井活动前屏2的右上方连接有侧上顶屏14,在烟井活动前屏2的右下方底部连接有滚轮13。在主吸罩8和辅吸罩7中有主吸阀9、辅吸阀10。在滚轮13的下面有由轨道12和立柱15共同组成了一个支承烟井活动前屏2的平台。烟井出口16与唇边6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使用灵活方便、可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在热烟尘源1的前方有一个可横向移动的烟井活动前屏2,在热烟尘源1的左侧、右侧、后侧有三个固定的烟井左侧屏3、烟井右侧屏4、烟井后侧屏5,由烟井活动前屏2、烟井左侧屏3、烟井右侧屏4、烟井后侧屏5将热烟尘源1围在中间,形成一个烟井出口16,主吸罩8的入口截面 烟井出口16截面,在主吸罩8的外边有一个辅吸罩7,在辅吸罩7的入口处有一个唇边6。在烟井活动前屏2的右下方有一个配重11,在烟井活动前屏2的右上方连接有侧上顶屏14,在烟井活动前屏2的右下方底部连接有滚轮13。在主吸罩8和辅吸罩7中有主吸阀9、辅吸阀10。在滚轮13的下面有由轨道12和立柱15共同组成了一个支承烟井活动前屏2的平台。烟井出口16与唇边6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侧上顶屏14与烟井活动前屏2为一体,侧上顶屏14另一端连接有滚轮13,滚轮13置于轨道12上。在烟井出口16的正上方对准有辅吸罩7、主吸罩8,在轨道12和立柱15构成的平台上方与滚轮13连接,使得烟井活动前屏2可横向左右移动。有轨道12和滚轮13的连接可以保证烟井活动前屏2左右移动自如。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是:将烟井活动前屏2向右移动,其下方的滚轮13在轨道12上向右移动,移动至将整个热烟尘源1完全露出来,在烟井活动前屏2移动时,侧上顶屏14也随之在轨道12上同步移动。此后,对热烟尘源1进料操作。当这些工作完成后,则再将烟井活动前屏向左移动至将整个热烟尘源1都屏蔽起来,此后热烟尘源1的四个面没有冷空气的流动,则其产生的烟气灰尘向上有一个自然的升力,而此时主吸罩8、辅吸罩7的两个主吸阀9、辅吸阀10的电机也开始工作,有一个吸力往上抽热烟尘源1产生的烟气和灰尘,如有侧面来的冷风造成烟尘向外飞,则受唇边6的阻挡又落回到热烟尘源1中,再往复工作,最后烟尘都被抽走,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04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