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闸瓦间隙调整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9249781.7 | 申请日: | 1999-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3927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23 |
| 发明(设计)人: | 易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立东 |
| 主分类号: | B61H1/00 | 分类号: | B61H1/00 |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谌卫东 |
| 地址: | 412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闸瓦 间隙 调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闸瓦间隙调整装置,属铁道车辆刹车配件类。
当前铁道车辆用的双向闸瓦间隙调整器(简称闸调器)的缺点不少:一是结构复杂成本高;二是行程调整慢,一般需3次制动和缓解才能全部完成,且传动效率低,减弱了制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调整行程作用快捷、可靠,传动效率高的新型闸瓦间隙调整装置。
这种闸瓦间隙调整装置,由前作用杆(1)、缓解弹簧(2)、传力筒体(3)、行程调整弹簧(5)、外筒套组件(7)和后作用杆(8)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作用杆(8)为一丝杆,其上套置着一对中间配有行程调整弹簧(5)的非自锁螺母(41.42),其中非自锁螺母(41)的外端面与传力筒体(3)相邻;非自锁螺母(42)外端面与传力筒体(3)另一内端面相邻;在所述传力筒体(3)的内端及非自锁螺母(41.42)的外端面上设有相对应的啮合齿;同时,所述的外传力筒体(3)与前作用杆(1)固接。
所述的外传力筒体(3)与非自锁螺母(41)间未动作前初始时的啮合距即为该闸瓦间隙调整装置的空走行程间距-L2;在所述非自锁螺母(42)前延伸出外传力筒体(30)的长度即为控制行程间距L1,由其伸出顶端至外筒套组件(7)内壁的间距即为标准行程间距-L标。
根据上述方案设计的这种闸瓦间隙调整装置,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调整行程作用快捷可靠、传动效率高。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作用杆、2.缓解弹簧、31.传力筒体、32.传力筒体、41.非自锁螺母。42.非自锁螺母、5.行程调整弹簧、7.外筒套组件、8.后作用杆。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并给出实施例。
这种由一组非自锁螺母(41.42)与前作用杆以及带有螺旋丝扣的后作用杆(8)组成的闸瓦间隙调整装置,其传动原理如下:利用前压杆(1)的推动力,使与其固结的传力筒体(31)在向前运移的过程中,通过该传力筒体(31)内端的齿与非自锁螺母(41)的作用力即会通过传力筒体(31)和非自锁螺母(41.42)传至后作用杆(8)上;当非自锁螺母端面齿与传力筒体(3)端面齿轮松开时,前作用杆(1)则可使非自锁螺母产生旋转,使前作用杆(1)则相对后作用杆(8)产生纵向移动,使丝杆可缩回或伸长,达到有效控制刹车闸瓦的间隙之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立东,未经易立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97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的通信机房
- 下一篇:铁路机车用齿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