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心砖制砖机无效
| 申请号: | 99249321.8 | 申请日: | 1999-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4127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03 |
| 发明(设计)人: | 赵贺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贺先 |
| 主分类号: | B28B1/44 | 分类号: | B28B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张正星 |
| 地址: | 0711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砖 制砖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心砖制砖机,主要供制造空心砖之用。
现有技术也是通过铰刀将泥挤出成空心砖。其不足之处在于:泥的紧实度不够,导致空心砖强度和刚度不够;挤出的阻力过大,导致消耗功率大,造成制砖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空心砖强度足够、挤出阻力小和成本较低的空心砖制砖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由传动装置、后铰刀、真空腔、前铰刀、出口和加水装置组成,后铰刀和前铰刀之间有真空腔,出口侧部有加水装置。
真空腔和抽真空装置连通。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挤出部分的剖视总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件号表示:
1、传动装置 2、后铰刀 3、真空腔 4、前铰刀
5、出口 6、加水装置 7、电机 8、皮带传动副
9、减速箱 10、主轴 11、后铰刀轴 12、大齿轮
13、打泥板轴 14、小齿轮 15、进泥口 16、打泥板
17、抽真空装置 18、存泥头 19、直衬圈 20、斜衬圈
21、阻泥凹坑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传动装置1、后铰刀2、真空腔3、前铰刀4、出口5和加水装置6组成。传动装置包括电机7、皮带传动副8和减速箱9,减速箱输出轴和主轴10连接,主轴前端和后铰刀轴11连接,主轴前部有大齿轮12和主轴旁打泥板轴13上的小齿轮14相啮合。制备好的砖泥从进泥口15进入后铰刀腔内,由运转着的后铰刀将泥推向前。位于后铰刀旁的装于打泥板轴上的打泥板16将散开在后铰刀旁的泥打入后铰刀内。后铰刀的前端未到头,以利将后铰刀前段的泥挤紧,既可提高制出空心砖的紧实度,又能阻止空气进入真空腔;此外,后铰刀前端有真空腔3,使经过紧实的泥受到抽真空,将泥内水分和空气抽出,以进一步提高泥的紧实度。真空腔上部和抽真空装置17连通。经过进一步紧实的泥进入前铰刀4的紧实度。真空腔上部和抽真空装置17连通。经过进一步紧实的泥进入前铰刀4和存泥头18内,最后经出口5挤出空心砖。为了降低经出口的阻力,出口5的侧部有加水装置6加水入出口内,以降低挤砖的阻力。出口5是关键部件之一,本人已另申请了专利,这里不再详述。件号19表示直衬圈。件号20表示斜衬圈,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其作有可进一步提高料泥的紧实度。
图4表示存泥头阻泥凹坑21的结构,现有技术由于无此结构,坯泥经过存泥头时,导致坯泥旋转(转心),降低空气砖的强度和刚度。加阻泥凹坑后,可阻止坯泥在存泥头旋转,确保了空心砖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下述优点:
砖泥经过挤压和抽真空,紧实度大大提高,可确保空心砖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由于挤出时加水润滑,大大降低了挤出的阻力,可节省电力和降低成本。可防止砖泥在存泥头内转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贺先,未经赵贺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93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