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气线缆连接器接地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9248943.1 | 申请日: | 1999-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3894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26 | 
| 发明(设计)人: | 洪坤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坤铭 |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县桃***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 线缆 连接器 接地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气线缆连接器接地装置”,尤指一种可与线缆达成电性组接,并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电气线缆连接器接地装置。
按,目前高速传输讯号的电气线缆连接器必须在两排端子之间另外插设接地端子片,以达到优良的高速传输讯号品质。
请参阅图1,高速传输讯号型电气线缆连接是在绝缘壳体10上插置前后排复数端子11,并且在中央位置插置一接地端子片12。如图2所示,该等端子11与接地端子片12的刺破型接线段13、14皆露出绝缘壳体10顶面,并且彼此相错开,以分别刺接线缆的讯号导线、接地导线。而接地端子片12的片体必须配合特定端子11的位置,进一步冲制出相对的接地弹片15,以接触特定位置的端子11,如图3所示,使此端子11成为接地。而对接连接器的端子16插入后。即接触特定端子11的翅弹片17成为接地状态。
由于接地端子片12采用较长接地弹片15接触端子11,再经此端子11的斜翅弹片17接触对接连接器的端子16,三者间属于不同高度位置的两两接触方式,以致接地导通的稳定性不合理想,品质不易精确控制,并且影响讯号高速传输。
本创作人有鉴于习用线缆连接器接地结构等弊端,因此乃针对其症结所在,开始着手加以谋求改善,补其所缺,以寻求一项合理且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经过无数次研析、设计、终于完成本实用新型“电气线缆连接器接地装置”。
而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电气线缆连接器接地装置”,主要将接地端子片接触段的弹片伸进绝缘壳体的相对插孔,但与相对端子接触段的弹片相隔一间距,供对接连接器的端子插入两者弹片之间相互导通接地,达到稳定精确接地作用,提高传输品质,避免发生干扰现象,符合实际需要。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气线缆连接器接地装置”,是可与线缆达成电性组接,并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绝缘壳体,是纵长方向延伸体,在绝缘壳体顶面设置前后排贯通底面的复数插孔,此等插孔一侧则各延伸出未贯通底面的收容孔,并在顶面前后排插孔之间预设一道相隔的沟槽,而沟槽与至少一个插孔之间具有相通的缺口;
前后排复数端子,是各包含接触段与刺破型接线段,其中接触段及其弹片则收容于绝缘壳体的收容孔,而接线段的叉口是露出绝缘壳体顶面,以刺接线缆的讯号导线;
一接地端子片,是插配于绝缘壳体的沟槽,在片体顶端露出一排与前后排端子叉口错开的复数叉口,以刺接线缆的接地导线,而片体底缘接触段于绝缘壳体的插孔缺口相对处是制设通过缺口的突出弹片,使此弹片与相对端子接触段的弹片相隔一间距,供对接连接器的端子由插孔插入两者弹片之间相互导通接地。
其中该接地端子片的弹片是冲制成长条状突出立式弹片。
其中该长条状突出立式弹片两侧是与接地端子片的接触段相切开,而立式弹片的上下端则与接触段一体弯折。
其中该长条状突出立式弹片是由接触段一体冲设延伸,其各边皆未切开。
其中该接地端子片的弹片是冲制成斜翅弹片。
其中该斜翅弹片是由接地端子片的接触段底端往上弯折斜伸。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出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面说明,以使整体设计更趋于明了,其中:
图1是习用电气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只绘制部分数量的端子与接地端子片。
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端子接地路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气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只绘制部分数量的端子与接地端子片。
图5是图4电气线缆连接器各叉口连接线缆的俯视图。
图6是图4接地端子片的正视图。
图7是图6接地端子片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8是图5的a-a的组立剖视图。
图9是图8的对接状态图。
图10是如图7接地端子片另一种接触段弹片的立体图。
图11是如图7接地端子片又一种接触段弹片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电气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只绘制部分数量的端子与接地端子片。
图13是图11接地端子片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电气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坤铭,未经洪坤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89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波束抛物环面天线
- 下一篇:马达定子绕入线模具的入线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