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虹吸过滤池无效
| 申请号: | 99248789.7 | 申请日: | 1999-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4012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澄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澄清 |
| 主分类号: | B01D24/38 | 分类号: | B01D24/38;B01D24/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201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虹吸 滤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力式滤池。
现有重力式滤池主要为砂式滤池,这种滤池的缺点是处理能力低,滤层清洗不便,过滤和冲洗之间的转换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能力大,滤料容易清洗,使用时间长,易于自动控制的过滤装置。
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一种虹吸滤池,具有至少一个过滤室,一在过滤室内的过滤层,在滤池的顶部设有一进水槽、一进水虹吸管和配水口,进水槽与原水管相接,过滤层由多孔板和连接在多孔板上的纤维束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决方案可以为:
多孔板为一个多孔板,纤维束的下端连接在多孔板上,上端由浮子牵引;
多孔板为一个下多孔板和一个上孔板,纤维束连接在上下多孔板上,最好是上孔板可以上下移动;
在纤维束中设置至少一个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加压室;
在过滤室的下面设置一排污渠,在排污渠的上面设置一集水配水室和一用于安装清洗空气管的管廊,在集水配水室和管廊上面分别设置反冲洗集水槽和清水渠,反冲洗集水槽的底部的高度低于清水渠的底部高度,在滤层的上方有排水槽,排水槽的上沿设有调节堰,集水配水室一端通过配水孔和配气孔与过滤室相通,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清洗空气管相连,一反冲洗排水虹吸管的一端置于反冲洗集水槽内,另一端置于排污渠内,一正洗排水虹吸管的一端置于集水配水室的底部,另一端置于排污渠内,一清水出水虹吸管的一端置于集水配水室的底部,另一端置于清水渠内,清水渠与清水管相连,排污渠与排污管相接;纤维束通过水帽与多孔板连接;过滤室成排并列设置,并列设置的过滤室共用一个清水渠和一个管廊;在各虹吸管上分别设置吸真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在纤维束中采用了可膨胀和收缩的加压室,可使过滤能力大大提高,并有利于纤维束的清洗,在清洗的同时加入空气可实现对滤料的空气擦洗,使滤料的清洗更加有效,因此可延长滤料的使用寿命,在各虹吸管上分别设置吸真空装置可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过滤室成排并列设置可使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并节省材料。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剖线的阶梯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B-B剖线的阶梯剖视图。
图4沿图3中D-D剖线的剖视图。
图5沿图3中E-E剖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滤层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滤层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纤维虹吸滤池池体,具有至少一个过滤室21,一在过滤室21内的过滤层13,在滤池的顶部设有一进水槽6、一进水虹吸管7和配水口8,进水槽6与原水管1相接,过滤层13由一多孔板14和连接在多孔板上的纤维束(图中未示出)构成,在纤维束中设置至少一个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加压室11。
滤池池体或过滤室21为一个均压空腔,在过滤室21的下部装有多孔板14,将过滤室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装添由纤维束构成的滤料13,滤料13向公知的纤维过滤器一样,用各种公知的水帽15固定在多孔板14上,在滤层13内设有加压室11。在滤层13的上方有排水槽25,排水槽的上沿设有调节堰24。集水配水室22是一个密闭的空腔,一端通过配水孔19和配气孔20与过滤室21相通,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清洗空气管2相连。反冲洗集水槽23设置在集水配水室22的上部。在管廊26内设有清洗空气管2和空气控制阀门16,并通过管道与集水配水室22相通。在管廊26的下部设有排污渠17,上部设有清水渠18。反冲洗排水虹吸管5的一端置于反冲洗集水槽22内,另一端置于排污渠17内。正洗排水虹吸管4的一端置于集水配水室22的底部,另一端置于排污渠17内。清水出水虹吸管3的一端置于集水配水室22的底部,另一端置于清水渠18内。进水槽6与原水管1相接。清水渠18与清水管10相连。排污渠17与排污管9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通过加压室充水管路12向加压室11充水,对滤层13进行加压。滤层13在加压室11的作用下,密度沿水流动方向逐渐加大,形成深层过滤效应。被过滤的原水通过进水管1、进水槽6、进水虹吸管7、进水口8进入过滤室21内。这时,被过滤后的清水通过多孔板14、配气孔20、配水孔19、被集中到集水配水室22内。此时,滤池过滤室21内的水位高于清水渠18内的水位,开启抽真空系统将清水虹吸管3内的空气抽走,使虹吸管3形成真空,而过滤后的清水就被虹吸管3排到清水渠18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澄清,未经刘澄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87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