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阻电热针无效
| 申请号: | 99248489.8 | 申请日: | 1999-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3906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9 |
| 发明(设计)人: | 梁红;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红 |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娅佳 |
| 地址: | 10240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电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物理疗法的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利用电阻发热而起到治疗作用的电阻电热针。
目前,采用物理疗法进行治疗的电阻电热针一般是在金属外壳内加上绝缘填料,再在填料中埋设电热丝而制成。这种结构的电热针通电后即发热,即可用于治疗。如申请号为8520321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电热针灸针,这种电热针灸针由盲管针和内芯构成,通过调节电流可控制针体前部的温度,可用于针刺疗法适应症、温灸疗法适应症或作为组织内加热器或灼烧器使用。但是,这种电热针灸针在实际制做上很难实现,加工难度很大,其内部的电热丝和导线的焊接难度很大,因此,这种电热针灸针的成品率很低,如触接更难保证其质量和使用效果;另一方面,粉状绝缘层很难在电热丝和导线上均匀涂敷、固化,同样会影响这种电热针灸针的质量,从而影响其使用和治疗效果。再如,申请号为8720731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热针,由针管、位于针管尾部与针管相连的电极、穿于针管中的仅在头部与针管相连的其余部分均与针管呈电气绝缘的电热丝、与电热丝的另一端相连的另一电极组成,电极、针管、电热丝和另一电极呈串联联接,电热丝除去与针管相连部分外,其余部分均镀有电阻率低的铜层,在铜层外面再涂有机绝缘涂料。这种多功能电热针在结构上虽有改进,但就其所述电热丝仅在针尖与针管连接部分外,其余部分均镀有电阻率低的铜层,即良导体,这样,电热丝与良导体之间无焊点,这种多功能电热针虽然解决了电热丝与导体焊接难度大的问题,但是又引出一个致命的缺陷,由于针尖前部电阻丝极短,电阻值实际是很低的,在要求达到一定的针温和热功时,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势必会很大,这样就难以保证极薄镀层的抗氧化性及电化性能,随着通电时间的增加,电镀层很快会被破坏掉,这样,使用这种多功能电热针时,全针都会发热,这是在治疗中是行不通的;因此,这种多功能电热针很容易损坏,使用寿命很短,从而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另外,这种多功能电热针的温度在700℃以下,该温度尚不能使治疗部位全部炭化,因而治疗肿瘤等的有效率也不高。因此,这种多功能电热针并不能满足治疗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阻电热针,加工工艺简单,易于制造,使用寿命长,且能够有效地使针前部分的温度升高到所需的温度,并且,针温连续可调,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满足治疗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阻电热针,包括针尖、内芯、针体,该针体的后部形成针尾,内芯为良导体引线,位于所针体内,该内芯的前端缘与针体的前端缘形成针尖,并形成电阻电热针的正极,该针体内壁与内芯除针尖外的部分之间有绝缘层,针尾处的外部设有绝缘隔层,该绝缘隔层外缠有良导体,内芯的尾部伸出针体并与该良导体相接触,形成电阻电热针的负极,内芯为一整体,该内芯的前部形成电阻部分,后部为直导线。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内芯后部的直导线上有一层镀铜层,该镀铜层上又有一层镀银层。
内芯前部可与陶瓷固结形成陶瓷电阻构成电阻部分。所述内芯可为铜线。所述陶瓷由硅粉、石墨粉、环氧树脂形成,其中硅粉0.8~1.4份、石墨粉0.8~1.8份、环氧树脂1.6~2.6份,最好为硅粉1~1.2份、石墨粉1~1.6份、环氧树脂1.8~2.4份。绝缘层可为一石英管,内芯穿入该石英管内,该内芯前部所形成的陶瓷电阻固结于该石英管内,该石英管前端呈针尖状,其内的陶瓷电阻前端呈锥面外露,石英管穿入针体中,该针体的前端机械收口,其内壁紧紧包箍住陶瓷电阻的前端锥面。
内芯前部也可螺旋绕制成电阻丝形成电阻部分;绝缘层可为一陶瓷管,内芯穿入陶瓷管中,陶瓷管再穿入针体中,针体的前缘与电阻部分的前端固接并打磨形成所述针尖。该内芯可为镍铬合金丝。
绝缘隔层外所缠的良导体可由内芯的尾部伸出针体外并直接缠绕在绝缘隔层外壁上,形成电阻电热针的负极;绝缘隔层外所缠的良导体也可为良导体引线,内芯的后部折弯附在绝缘隔层上,该良导体引线紧紧缠绕在绝缘隔层上。
针尾部分的绝缘隔层可为在针尾外壁所设的一段硅胶层;针体可为不锈钢针体;良导体可为镀银导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红,未经梁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84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套有稻麦收获装置的多功能微型手扶拖拉机
- 下一篇:一次性配液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