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热式电加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9246860.4 | 申请日: | 1999-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3954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06 |
| 发明(设计)人: | 傅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光胜 |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 |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爱华 |
| 地址: | 25506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热 加热 装置 | ||
内热式电加热装置,属大型密闭容器加工特别适用于闭式5000L~80000L搪玻璃反应罐等加工用内热式电加热装置。
传统的搪玻璃反应罐、储罐、冷凝器搪烧玻璃层时的加热,主要是采用箱式或钟罩式外加热式电炉,这两种方式的电炉均以被加工搪玻璃设备本身的大小确定一个炉膛容积,在炉膛四周均匀的布满电热元件,然后通过炉门封闭,这种外热式炉膛是随搪玻璃设备的增大而增大,而炉膛越大能耗越大,且炉门开启将造成大量热能损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中国专利检索,已有人研究出内热式电加热炉,如:《中国专利》1991年4月3日公开的申请号:90207255、申请日:900519、实用新型名称:内热式电加热炉,申请人:赵金鸿等。该种用于对大口径容器加热的内热式电加热炉,包括电热丝5和由保温壁构成的炉膛1,其特征在于炉膛的中央由一个盘绕电热丝5的凸柱形电加热器4。使用时将被加热容器覆盖着凸柱形电加热器,则电热器在容器内部直接加热,容器本身又是保温层,所以热效率高,而且所需炉膛容积小,结构简单,造价低。虽然热效率较外热式大大提高,但因炉膛为方形,仍然存在保温效果差热量损失的问题,且被加工设备是倒扣在电加热器上,对于大型设备必须吊装才能实现,炉膛也必须设计成开启式通过吊起打开把设备放入再扣上,浪费能源、费时费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保温效果好、节约能源、工作时无需吊装被加工设备和炉膛的内热式电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方式来实现的:
该内热式电加热装置,包括圆柱式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圆柱式内加热器2被加热设备3的外侧设置组合式保温外罩6,圆柱式内加热器2垂直插入被加热设备3内,圆柱式内加热器2的固定底座1卡在组合式保温外罩6口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采用如下方式来实现:
所述的内热式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组合式保温外罩6可以是两体、四体、通过螺丝4或其他固定方式连接固定为一体。
所述的内热式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组合式保温外罩6包括外壳和保温层5,外壳为金属材料或具有一定强度的耐高温材料制成,保温层5为硅酸铝或岩棉等耐高温材料制成,保温层5与外壳做成一体,形状与被加热设备3相同,内径略大于被加热设备3外径,组合式保温外罩6套装在被加热设备3外。
本实用新型的内热式电加热装置,突出贡献是:保温外罩设计成组合式,可根据被加工设备的结构形状设计组合套装在被加工设备外与被加工设备形成一个整体,不需设计占用较大空间的炉膛,对被加工设备进行加热时也不需用配备较大功率的吊装设备,另由于保温外罩设计成组合式,套装在被加工设备外用螺钉与被加工设备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节约大量能源,且拆装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保温效果好、节约能源、工作时无需吊装被加工设备和炉膛的内热式电加热装置。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保温外罩为两体内热式电加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保温外罩为四体内热式电加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内热式电加热器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热式电加热器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首先将圆柱式内加热器2制作好,圆柱式内加热器2由固定底座、心轴、加热元件组成,加热元件为通用的电热丝可平行环绕心轴或垂直环绕心轴并固定在圆柱式内加热器2心轴上,被加热设备3的外侧设置组合式保温外罩6,可根据设备大小设计成两体结构,也可设计成四体结构,加工时圆柱式内加热器2垂直插入被加热设备3内,圆柱式内加热器2的固定底座1卡在组合式保温外罩6口部。组合式保温外罩6包括外壳和保温层5,外壳为金属材料或具有一定强度的耐高温材料制成,保温层5为硅酸铝或岩棉等耐高温材料制成,保温层5与外壳做成一体,靠外壳支撑,形状与被加热设备3相同,内径略大于被加热设备3外径,组合式保温外罩6套装在被加热设备3外,通过螺钉4与被加工设备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结合紧密。加工完成后提起圆柱式内加热器2,松开螺丝拆开组合式保温外罩6即可,最大限度的节约空间和能源。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内热式电加热器。圆柱式内加热器2和组合式保温外罩6的大小随被加工设备的大小而定,均以配合紧密为最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光胜,未经傅光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68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频共用式寻呼发射机
- 下一篇:全自动井水净化供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