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工具的旋钮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9244860.3 | 申请日: | 1999-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3847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林粉末冶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F3/00 | 分类号: | B25F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皋吉甫 |
| 地址: | 台湾省苗栗县头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工具 旋钮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电动工具的旋钮控制装置,尤其指它无论将旋钮作正向或反向旋转时,均能调整电动工具的输出轴的扭力大小;并在旋钮往相同方向持续转360°时可让扭力回复原来归零的状态,使操作更为简便,且整体的结构较传统的相同产品更为精简而得以降低制造成本。
公知的可调整输出轴旋转扭力的电动工具,是在输出轴的外部设有一旋钮,该旋钮可连动设于工具本体内的机构以调整输出轴的扭力。它还可以在旋钮上设置指示刻度,并于电动工具的表面设有用以表示扭力段数的刻度并标示有数字,当欲调整所需要的扭力时,可利用旋转旋钮而达成,并由旋钮上的指示刻度与工具本体上的刻度对齐位置而读出所获得的扭力。
早期的电动工具扭力调整旋钮均无法作360°旋转,即,其转动方向是依序由低扭力挡至高扭力挡排列,一量旋钮已转动至高扭力挡,但又想使用低扭力挡时,则必须反向旋转回低扭力挡位置,如此一来所需要转动的角度较大,转动行程亦较长,使用较不方便。所以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传统可调整扭力的电动工具的切换装置所存在的缺点加以改进的电动工具旋钮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的旋钮控制装置,其可让电动工具的调整输出轴扭力的旋钮作360°的正转或反转而调整输出轴的扭力或归零,使由高扭力切换至低扭力,或由低扭力切换至高扭力时均甚为方便且快速。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工具的旋钮控制装置,是在设有输出轴的座体所设的筒体所设的筒体依序套设压缩弹簧与凸轮控制组,使该压缩弹簧位于该凸轮控制组与座体之间,该筒体并设有外齿轮;该凸轮控制组是由一主动凸轮盘与一被动凸轮盘所组成;该主、被动凸轮盘分别设有呈环周排列,且彼此的形状呈相对应的凸轮凸边与凸轮凹边,使该凸轮凸、凹边可相对地配合;该主动凸轮盘另枢设有复数个行星齿轮;另外将内径设有内环齿的旋钮罩设于该凸轮控制组与筒体的外部,使上述行星齿轮同时啮合于该内环齿与外齿轮,且该被动凸轮盘结合于该旋钮而可随着旋钮转动,但可让被动凸轮盘同时在旋钮内轴向移动;得以在旋转该旋钮时,可驱动该被动凸轮盘与主动凸轮盘旋转,进而使得被动凸轮盘轴向移动而对压缩弹簧放松或压缩,以调整输出轴的输出扭力;另外利用该内环齿与行星齿轮的转速差,使得旋钮在360°的范围内均能任意调整扭力大小或归零。
兹配合下列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及功能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各元件组合关系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显示图1的元件组合后的结构,且主动凸轮盘未推动被动凸轮盘时的平面剖视图;
图3为显示图2的主动凸轮盘推动被动凸轮盘时的平面剖视动作图;
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行星齿轮同时啮合于旋钮的内环齿与输出轴的外齿轮的俯视平面图。
1座体 10输出轴
11筒体 111凹面
12外齿轮 121扣环沟
13滚珠 14压板
141轴孔 142凸边
15凹孔 2压缩弹簧
3凸轮控制组 30主动凸轮盘
301凸轮柱 3011凸轮凸边
302凸柱 31被动凸轮盘
311筒柱 312凸轮凸边
313凸轮凹边 314突块
4行星齿轮 41中心孔
5旋钮 51内环齿
52滑槽 6垫片
7扣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林粉末冶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林粉末冶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48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