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去离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41918.2 | 申请日: | 199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026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斌;王建友;苏建勇;朱孟府;龚承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469 | 分类号: | C02F1/469;C02F1/42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祁建国 |
地址: | 30016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电去离子装置。
电去离子(Electrodeionization简称EDI)是当今对原水进行深度脱盐的新技术,其技术特征在于将电渗析与离子交换有机结合,即在电渗析装置的淡室隔板小室中,填充按一定比例混合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构成电去离子组件,将该组件接入水处理系统,在一定直流电压、电流及水流量等条件下运行。当原水通过淡室时,原水中的阴、阳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上的OH-、H+产生离子交换作用。水中的阴、阳离子被交换到离子交换树脂上,树脂上的阴、阳离子又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和离子交换膜的传递进入浓室排放。而树脂上的OH-、H+离开树脂,进入水中并结合成水。同时,由于浓差极化的影响,在离子交换树脂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水解离反应,生成H+、OH-,这些H+、OH-可以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实际上,电去离子装置中的淡室,相当于一个边工作边再生的混床离子交换柱,所以,电去离子装置中的交换树脂不会饱和,不必去进行化学酸碱再生。
US4632745、US4747929、US4804451、US4931160、EU88108702.7等专利均是电去离子技术的实际应用,其中US4747929专利提供了一种淡室隔板结构,它将淡室分隔成数个小室,避免淡室隔板中水的涡流出现,改善了水流状况,同时解决了树脂泄漏与堵塞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电去离子装置,使水流分布均匀,能更好地防止离子交换膜塌陷、树脂泄漏与堵塞,电流效率更高、生产水质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设计一种新的淡室隔板,并通过选择合适的填充树脂,提高树脂的填充密度,改善填充状况,使水流分布均匀,防止膜塌陷、树脂泄漏与堵塞等,同时选择性能优良的离子交换膜以及合理的膜堆组装形式来提高电去离子装置的电流效率,提高产水水质。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电去离子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水路系统示意图;
图3为电极装置的组装图;
图4为极室隔板结构图;
图5为浓室隔板结构图;
图6为暗道式流道淡室隔板结构图;
图7为暗道式流道淡室隔板的流道形成图;
图8为暗道式流道淡室隔板的局部详细结构图;
图9为附图8暗道式流道淡室隔板的9-9横向剖面图;
图10为附图8暗道式流道淡室隔板的10-10纵向剖面图。图中:1-夹板、2-电极框、3-浓室隔板入口、4-极室隔板入口5-淡室隔板入口、6-正电极、7-极室隔板、8-极室隔板网9-极膜、10-浓室隔板、11-浓室隔板网、12-阴离子交换膜1 3-淡室隔板、14-离子交换树脂、15-阳离子交换膜、16-极膜17-极室隔板(同7)、18-极室隔板网(同8)、19-浓室隔板出口、20-极室隔板出口、21-淡室隔板出口、22-负电极、23-电极框、24-夹板、25-电去离子组件、26-垫片、27-盖板、28-流道29-凸台、30-布水道、31-小室、32-肋条、33-凸台、34-螺杆35-下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电去离子装置由电去离子组件(25)、直流电源及检测、控制器件等组成,其中电去离子组件(25)主要由膜堆、电极装置和夹紧装置三部分组成。
膜堆是由交替排列的浓室隔板(10)、淡室隔板(13)和阴离子交换膜(12)、阳离子交换膜(15)构成,它的基本单元是膜对,由阴离子交换膜、淡室隔板、阳离子交换膜和浓室隔板各一张,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其中在淡室隔板中填充有离子交换树脂(14)或离子交换纤维等其它导电材料。对于高纯水的生产,填充的树脂为强酸、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与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体积比为1∶1-1∶2。
电极装置在膜堆的两端,由电极框(2、23)、正电极(6)、负电极(22)、极室隔板(7、17)、极膜(9、16)和垫片(26)组装而成。
夹紧装置在电极装置的两端,由夹板(1、24)和螺杆(34)构成,见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19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