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温室大棚全自动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9241211.0 | 申请日: | 1999-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3977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27 |
| 发明(设计)人: | 解琟;黄泽铭;段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电子工业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 |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玲菊 |
| 地址: | 65003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温室 大棚 全自动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控制装置,尤其是一种对塑料温室大棚进行计算机全自动控制的装置。
用塑料温室大棚种植农作物,由于不受春、夏、秋、冬等季节变化的影响,而且对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度等能进行简单控制,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利用塑料温室大棚栽种各种农作物。尤其是在花卉、蔬菜和其它高值经济作物发展较快的今天,先进的塑料温室大棚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但目前这类温室大棚大都从国外进口,一是价格高,投资大;二是控制简单,不能进行数据综合处理,也不能储存数据,更无法建立远程通信网络,不利于用户做集中统一管理;三是采样点少,数据反映不准确,易造成机械传动部件的频繁误动而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和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不能满足现代化管理所需的高效、准确、快速等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样点多,控制准确,使用寿命长的智能型塑料温室大棚全自动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设于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以及设于温室大棚顶部的开启装置,和分别与上述各传感器以及开启装置电连接的控制装置,通过传感器采集的信号,控制开启装置的打开或关闭,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为一台具有扩展功能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其上的:
模拟数字转换卡--分别与至少两个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风速传感器
相连接,完成对温度、湿度、光照和风速信号的A/D转换,
数字输入输出卡--分别与棚顶开启装置、手/自动切换装置、遮阴网开启装置
相连接,完成对棚顶、遮阴网等开启装置的实时控制。
其中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脚分别并接电阻后与模拟数字转换卡的PCL1接口脚相连接,地线脚均与PCL1的28脚相连接,风速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的一端分别与数字转换卡的PCL1接口脚相连接,另一端均与28脚相连,以便将各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通过PCL1送给工控机进行智能化分析处理。
棚顶开启装置的开关分别与数字输入输出卡的PCL2接口脚相连,遮阴网开启装置的开关分别与PCL2另外的接口脚相连,控制棚顶开关的继电器线圈的一端与PCL2的接口脚相连,另一端接地,控制遮阴网开关的继电器线圈的一端与PCL2的另一接口脚相连,另一端接地,以便根据工控机发出的指令对PCL2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棚顶的开启或关闭,或者实现遮阴网的开启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1,在控制过程中可加入智能化分析决策功能,使控制高效、快速、准确,同时能自动处理和保存温、湿度等信号数值,有利帮助、指导用户进行生产。
2,通过彩色显示器可同时显示多个信号数值,并且可用曲线方式进行显示,使用户观察既直观又方便。
3,根据温室大棚面积安装多个温、湿度传感器,确保整个大棚内温、湿度的准确与可靠,避免控制机构的频繁动作。
4,具有很强的通信组网能力,可方便地与其它计算机组成通信网络,便于用户集中、统一管理。
5,仅通过一台工控机即可完成对大棚加热系统和喷滴灌系统的集中统一控制,同时可使各个系统相互配合实现有机一体化控制,提高控制效率和效果,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机构运行时间和次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信号采集电路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控制处理电路结构图;
图3为棚顶开启的控制电路图;
图4为遮阴网开启的控制电路图。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之内容并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电子工业研究所,未经云南省电子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12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乘室循环电梯
- 下一篇:一种带并联导体的圣诞灯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