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刚性基体滚子齿结构的传动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99241181.5 | 申请日: | 1999-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3900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2 |
| 发明(设计)人: | 庾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庾国荣 |
| 主分类号: | F16H1/04 | 分类号: | F16H1/04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濮家蔚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刚性 基体 滚子 结构 传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以相互啮合方式工作的传动机构,具体讲是具刚性基体滚子齿结构的传动机构。
以直齿间相互啮合进行传动的齿轮-齿轮或齿轮-齿条机构,是一种常规和经典的传动机构,具有设计规范,工艺成熟等特点。但其要求的加工精度较高,制造较为复杂,安装定位的形位公差要求严格,并需要有有良好的润滑条件才能保证正常工作。这类机构一般都较为笨重,生产成本较高。同时,由于相互啮合的各齿在由开始接触并进入啮合直至脱离啮合的过程中所作的是滚动并附带滑动摩擦形式的运动,因此上述一项条件达不到要求,都会使整个机构的传动效率下降甚至无法工作。
此外,对于轴线距离相距较远的两齿轮间传动时常采用的是一种链传动方式的机构,其特点是经与具有挠性的链条以啮合方式进行的传动。其中套筒滚子链是此种机构中常用的一种链条形式。其结构特点是在链条中以过盈方式设置在链节内链板的各套筒之外均松套着一个滚子,使链条在与链轮啮合时,该滚子能在链轮齿中形成滚动摩擦,从而提高了传动效率和寿命。但受其结构形式的局限,目前此种机构的应用领域也较为局限,而在大多数领域中所大量使用的传动机构仍是以直齿相互啮合形式的传动机构。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刚性基体滚子齿结构的传动机构,使其能很好地解决上述以直齿相互啮合的传动机构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具刚性基体滚于齿结构的传动机构的结构,是由在刚性基体上设置有滚子齿的结构体和与之作啮合传动的链轮体配合而成。所说设置有滚子齿的结构体为在可与链轮体相互啮合的刚性基体的侧缘处沿啮合配合部位的方向设置有延续的凹槽,由在凹槽两侧壁间沿该方向等距离设置的与该方向相垂直的固定销轴,以及在各固定销轴上以保持有间隙的方式分别套置有能自由转动的圆筒型滚子结构体构成滚子齿结构,并以此滚子齿结构与链轮体周缘的链轮齿作啮合传动配合。
在上述结构中,当所说的刚性基体为在长度方向上直线延伸的条型结构体,并使所说的凹槽设置在其一侧长度方向的边缘处时,在长度方向上直线延伸的这一条型刚性结构体及其上所设置的各配合有圆筒型滚子结构体的滚子齿结构即相当于目前传统直齿齿条及其上的条齿的功效,每相邻两滚子齿之间的空隙即相当于传统齿条中的齿槽,每相邻两固定销轴的轴心距便相当于节距P,因此其与链轮体配合时的传动过程、工作方式及适用领域均与目前所用的齿轮—齿条形式的传动机构相当。同理,当所说的刚性基体为具有圆形截面的结构体,所说的凹槽设置在相应的圆形截面的外周缘处时,该传动机构传动过程、工作方式及适用领域即均与目前常用的直齿齿轮传动机构相当。例如,可以使该刚性基体成为圆盘型结构体,所说的沿侧壁设置有固定销轴的凹槽设置在其啮合配合时的外周缘处;也可以使该刚性基体为圆柱型结构体,或伞型结构体等不同形式,所说的设置有固定销轴的凹槽则分别设置在其外周缘相应的啮合配合处,即可分别与目前常用的相应齿轮传动机构相当。结构中所说的固定销轴可以采用与现有滚子链结构的方式,以过盈方式配合在凹槽的相对侧壁间。
上述机构中所说的各结构部件在具体设计时,可参照或套用具有相同节距P的滚子链的结构设计。但对于本实用新型上述机构,为适应不同的使用需要要求,在设计时又可有较大的灵活性。例如,对机构中链轮体的设计在参照滚子链的链轮设计规范时,可有不同变化:将其轴向齿廓的尺寸设计为偏小时,可使该机构能允许有较大的安装及传动中的形位公差,并仍能正常工作,且传动效率损失也很小,同时还能使该链轮体较轻便,其回转传动时的惯量冲击也较小;而将该尺寸设计为偏大时,其最大可传动力矩也同步增大,但机构的安装及传动允许的形位公差则相应也会变小。这种允许设计上的灵活变化对于满足实际使用需要是十分有利的,也是本实用新型机构所具有的一个优点。
以下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下述的实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上述传动机构中所说刚性基体为条型结构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述传动机构中所说刚性基体为圆形截面结构体5并与链轮体作传动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至图7是图3中作传动配合时的啮合传动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庾国荣,未经庾国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11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