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送风通道中静电灭菌净化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9240148.8 | 申请日: | 1999-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3907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谦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谦道 |
| 主分类号: | B08B6/00 | 分类号: | B08B6/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浦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志良 |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 通道 静电 灭菌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风通道中静电灭菌挣化装置,属于分离技术中的设备。
目前人们常用的中央空调送风系统、新风补充系统、洁净场所的净化系统均是利用初效、中效、高效过滤膜来阻挡飘尘、细菌,以达到挣化空气的目的,而这种净化方法,往往由于风阻大,需配套大功率的风机,随之带来耗能高,噪音大的弊病,而且被阻挡在过滤膜上的飘尘、细菌遇适宜温度、湿度时极易繁衍、发霉,造成二次污染,如果经常性更换过滤膜,既不方便也不经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送风通道中静电灭菌净化装置,来实现净化灭菌,洁净空气。它具有风阻极小,净化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空气自送风通道静电灭菌净化装置的进风管进入,先经过粗效预过滤网,空气中的较大尘粒被吸附,然后又进入高压静电场中,圆孔针状极化电场将预过滤后的空气尘粒、细菌高压电离,使之带上负电荷,再进入蜂巢棒状电场被吸尘。根据实际工作环境对洁净度的要求,圆孔蜂巢针棒状双电场还可以有一个或以上串联而成,这样可以达到集尘率98%以上,灭菌率在99.99%以上,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灭菌、消毒、除尘的目的,实现高效率改善空气品质。
下面用说明书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圆孔蜂巢针棒状电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蜂巢棒状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圆孔针状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实施例:送风通道的灭菌净化装置,主要由进风管(1)、进出风口法兰盘(2)(6)、供电开关电源(7)、粗效预过滤网(3)、浸渍型滤网(5)和高压静电场(4)(8)等组成。其中高压静电场(4)(8)的结构都相同的,为圆孔蜂巢针棒状双电场结构,蜂巢吸尘极杀菌极板(19)有一定厚度,棒状电极(17)由极板(13)固定联接,圆孔板(12)冲模形成,针状电极(18)固定在极板(20)上,极板(13)和圆孔板(12)接同一电源,蜂巢板(19)与圆孔中的针状电极(18)接电源的相同极性,这样形成两个电场。
中央空调或其他送风的送风管与本实用新型的灭菌净化装置通过法兰盘连接,空气进入该装置在粗效预过滤网(3)中,过滤掉空气中粗粉尘,然后进入高压静电场(4)(8),这个串联的圆孔蜂巢针棒状双电场结构具有既可高压极化,又可以减少臭氧产生,且具有最大的吸尘面积,能够在通风过程中高效率地去除外界空气中烟雾、粉尘、细菌、病毒与致癌物质。电场中吸尘极(19)上涂有长效杀菌剂,能迅速杀死被电场捕集的细菌与病毒,从而避免其聚集、繁衍。本实用新型的集尘率98%以上,灭菌率在99.99%以上,并还可以根据洁挣度的要求,增减电场的级数,通过送风通道静电灭菌净化装置的风速为2-3m/s,平均场强8kv/cm2,与其配套的高压恒流开关电源的输出电流变化小于5%,从而保证了静电灭菌净化装置的工作安全,控制电路、电场与空调送风系统同步工作,法兰盘接口可根据送风管道尺寸大小任何连接。最后空气通过浸渍型活性炭过滤器(5),然后由出风口法兰盘连接到中央空调的进风口中。
实施例2:采用圆柱管状细丝形多极区电场。此电场由圆柱管中心安装钼丝组成多极点管尘电场,圆柱管的直径为20mm~60mm,长在10cm~60cm之间。
实施例3:采用蜂巢形细丝状电场,在六角形蜂巢中心安装细钼丝,在蜂巢壁与钼丝间形成电场,蜂巢壁为集尘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净化灭菌效率高,风阻小,使用成本低等优点,是中央空调送风系统中实现空气的灭菌、消毒、除尘的理想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谦道,未经王谦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01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