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出水器组合改进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9240093.7 | 申请日: | 1999-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3991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04 |
| 发明(设计)人: | 周孝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孝宗 |
| 主分类号: | B05B1/18 | 分类号: | B05B1/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润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纪铁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和***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 组合 改进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出水器组合改进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将出水器外壳本体分成多个部位,配合其内部控制机构而可逐一组装结合的出水器,以达到便利组合、增进组装效率、降低组装成本等功效。
现有的出水器结构(如:莲蓬头等装置),如图1所示,其大多是以一具中空容置部61的出水器外壳本体6为主,而于其内设置出水控制装置7,以达控制启闭水流的功效,但,为便于使用者的持握,一般出水器外壳本体6都有一适当长度,以避免出水器外壳本体6因长度过短而不易于握持使用,故而,若该出水器外壳本体6是完整的一体设计,则组装时该出水控制装置7的各部零件需逐一伸入中空容置部61中的各定位使其相互结合,最后再经由接头51结合相关的水管5,通过该出水控制装置7以达控制水流通过的目的;因此,上述组装工作极为困难烦琐,不但耗费人力,无法达到应有的经济效益,同时该出水器外壳本体6的中空容置部61内部形状为配合出水控制装置7的结构而增加其复杂程度,使其设计开发时的模具复杂度、成本及日后的维修费用都大量增加,也不利于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易、组装便利的出水器组合改进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出水头、出水控制机构、壳座本体和水导管所组成。其是将出水头外壳整体分为出水头与壳座本体等部分;其中该出水头内可容置出水控制机构,并使出水控制机构的按压部由出水头旁侧向外凸伸,而出水头的底部前、后侧向下凸伸一V形凸伸部,壳座本体的顶侧中央设有一V形凹陷部,V形凹陷部外侧则设有二与V形凸伸部相对的V形缺口,V形缺口套合出水头的V形凸伸部,可使壳座本体于出水头啮合,且可以V形凹陷部卡挚出水控制机构底侧,最后以一中段具挡止凸缘的水导管贯穿壳座本体结合于出水控制机构底部,由该挡止凸缘可夹合固定壳座本体,使出水头、壳座本体间形成一稳固的组合,由此达到便于组装、简化出水头、壳座本体等元件结构及其开发费用、降低生产成本的功效,此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图1是已有技术出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组合外观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图。
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所示,其为现有的出水器的结构,其构成以及其缺点,已如前所述,此处不再重复叙述。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由该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出水头1、出水控制机构2、壳座本体3及水导管4等部分;其中出水头1的内侧中央设有一开口向下的中空容置部11,该中空容置部11与其顶侧的出水孔12连通,且中空容置部11旁侧另以一侧开口13与外连通,该出水头1于底侧开口前、后方设有向下延伸的V形凸伸部14,出水控制机构2的旁侧设有一按压部21,可控制其内水流通道的开启或封闭,出水控制机构2的底侧设有一外螺纹22,壳座本体3中央设有一贯孔,该贯孔顶侧设有一V形凹陷部32,可容置一相同形状的内塞体33,于该内塞体33中央贯设有一贯孔331,且其底侧则呈一V形凸伸部332,而V形凹陷部32外侧设有二相对的V形缺口31,水导管4的中段环设有一挡止凸缘41,而其一端设有内螺纹42,另一端则设有外螺纹43。
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及整体组合外观图,由该二图示可知:组合时,先将出水控制机构2置入出水头1的中空容置部11内,使出水控制机构2出水的流道与出水头1的出水孔12连通,而出水控制机构2的按压部21由出水头1的侧开口13向外凸伸后套合一防水垫皮131,直接按压该防水垫皮131则可控制出水控制机构2的启闭动作,另以内塞体33抵顶于出水控制机构2的底侧,再以壳体本体3的V形凹陷部32套合于内塞体33外,利用内塞体33的V形凸伸部332嵌于V形凹陷部32内可形成稳固的定位,并使内塞体33的贯孔331可与前述壳座本体3的贯孔衔接连通,然后水导管4由壳座本体3底侧的贯孔伸入,贯穿内塞体33的贯孔331而以内螺纹42螺合于出水控制机构2的外螺纹22,水导管4的挡止凸缘41夹顶于壳座本体3底侧,使壳座本体3得以与出水头1稳固结合,最后,可将水管5端部的接头51螺合于水导管4的外螺纹4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孝宗,未经周孝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00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