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滗水器无效
| 申请号: | 99238511.3 | 申请日: | 1999-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3936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泉;智佐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洪城通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C02F3/00 |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春玲 |
| 地址: | 434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式滗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到排除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处理反应池中上清液的设备。
现有的旋转式滗水器,其堰槽与引水管是固定连接的,且堰槽的长度大,单向开口即单向滗水,当引水管旋转时,堰槽滗水口与水面有倾斜角,使滗出的水不均匀。
而现有旋转滗水器主要连接的驱动方式有:
电动推杆和钢丝牵引两种,用钢丝牵引的旋转滗水器其堰槽连在钢丝绳上,通过拉动钢丝绳使堰槽上下移动单向滗水,而电动推杆的旋转滗水器,其推杆连在引水管上,靠推杆驱动使堰槽与水面成倾斜单向滗水,这两种驱动方式使堰槽在反应池的上方位置及下方位置的速度不同,其运动速度不均匀,影响滗水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滗水器,使其在反应池中能均匀的滗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新型包括有堰槽和引水管及动力机构,堰槽的两面各有一个滗水口,堰槽的下部与引水管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引水管的另一端与出水管活动连接,四连杆机构一端分别与堰槽、引水管连接,另一端连在动力机构上。通过动力系统的驱动,推动四连杆机构,使堰槽实现自动启动,均速旋转,快速返回,闲置动作,使堰槽均匀滗水,且堰槽下降速度根据水质、水量的变化进行无级调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滗水堰槽采用以双边滗水型式,比一般单面滗水堰槽在一定长度的堰槽上增加了一倍的滗水面积,如果保持一定的滗水面积,双边滗水堰槽的长度可缩短50%,这样节省了材料约40%。
2.在四连杆机构的推动下,在堰槽下降的过程中,随着引水管的旋转,可以使堰槽两边滗水口与水面保持平行,保证了滗水均匀,对堰口下面的液面不起任何扰动。
3.本实用新型的驱动采用了四连杆机构,使堰槽下降速度均匀,比一般采用丝杆、螺母进给机构,在结构上大大简化,并且运行可靠,不需维修,减少制造成本2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1-2中:堰槽(5)两端滗水口(10)分别与两个引水管(6)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两个引水管(6)的另一端与出水管(8)活动连接,堰槽(5)的两端各有一个滗水口,其四连杆机构(2)的一端与动力机构(4)连接,动力机构(4)上连有一个电机(3),另一端(1)连在堰槽(5)及出水管(8)上。工作时,堰槽(5)处在反应池(9)中上方的上清液位置,并开始滗水,其上清液通过堰槽(5)两边的滗水口(10)进入到引水管(6)内并由出水管(8)中排出,随着反应池(9)内上清液的液面逐渐下降,四连杆机构(1)分别推动堰槽(5)及引水管(6)下移,由于堰槽(5)上双向滗水及与引水管(6)之间为活动连接,当堰槽(5)下移时,因此堰槽(5)始终平衡地处于上清液的液面位置均匀稳定地滗水;而不会出现进入浑水的现象。当将反应池(9)内的上清液排完之后,堰槽(5)置于反应池(9)的上置位置,等待下一次滗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洪城通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洪城通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85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边柱外压式弹子锁及钥匙
- 下一篇:密接式压缩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