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供料垃圾焚烧炉无效
| 申请号: | 99236930.4 | 申请日: | 1999-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3985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裕泰;吴锐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山水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5/38 | 分类号: | F23G5/38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英 |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供料 垃圾 焚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供料的垃圾焚烧炉。
在人工供料的垃圾焚烧炉的炉膛内有多层用于承放待烧垃圾的炉排。在已有技术中,各层炉排的栅栏间隔基本相等,使得各种大小不同的垃圾无规律地承放在各层炉排上。由于大块垃圾不易被引燃,所以影响了其周边的小块垃圾顺利燃烧,结果不但产生大量黑烟污染环境,而且影响了处理垃圾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焚烧垃圾质量的人工供料垃圾焚烧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炉膛以及炉膛内多层用于承放垃圾的炉排,各炉排的栅栏间隔按由上层到下层由疏至密的规律设置,这种结构使得上一层体形较大的垃圾被搁起,而体形较小的则被筛出掉至下一层,基本形成了垃圾由上到下由大到小的分布规律。由于排除了大块垃圾的干扰,所以小块垃圾得以顺利燃烧,减少了黑烟排放量。另一方面,下层先着火燃烧的垃圾烘烤上层尚未被引燃的垃圾,使上层较大的垃圾着火后更能充分燃烧。而且一些由各种杂屑缠绕粘连而成的大团垃圾在燃烧过程中破裂成小团垃圾,进而掉落下层继续燃烧,如此使得大团垃圾逐层破解、分层燃烧,更进一步地改善了燃烧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提高了垃圾的燃烧效率,因此减少了环境污染,且加块了焚烧垃圾的速度,增强了焚烧炉处理垃圾的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参见图1、图2,在炉膛1内从上到下设置有三层炉排2(也可设置更多层或只设置两层),最上层炉排的栅栏间隔2a大于中间层炉排的栅栏间隔2b,中间层炉排的栅栏间隔2b又大于底层炉排的栅栏间隔2c。如此结构可令从供料口3送进的垃圾被逐层筛选,形成大的垃圾在上、小的垃圾在下的分布规律。作为进一步改进,可将炉排设置成倾斜的结构形式,且将供料口3开在靠近最上层炉排较高一侧的上方。这种结构可使垃圾沿炉排滚动下滑,垃圾在下滑过程中会向四周散开,从而被更有效地筛选分离。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最上层炉排设置成半截,这样尽管会使一部分垃圾未经筛选就落入中间层,却明显改善了炉内助燃空气的流动状况,使燃烧废气更顺利地向上流动排出,因此更有助于垃圾的充分燃烧。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垃圾的燃烧效率,使炉膛温度较高,因此容易使承载垃圾的炉排变形下凹。为此可在炉排中段下方增设承托炉排的支承件4。为保护好支承件本身,可用内通冷却水的水管作为支承件,以此可有效地防止炉排下凹变形,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叁见图1、3,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可在靠近最上层炉排的上方设置倾斜的拱形罩5。该拱形罩反射垃圾燃烧产生的热辐射,增强了对上层垃圾的加热、干燥作用,加快了焚烧垃圾的速度。在已有技术中,虽然炉顶也是拱形的,但拱形炉顶是为炉体结构稳固的需要而设置的,因为人工供料的垃圾焚烧炉多为用砖石砌成,所以采用拱形顶以使结构稳固。拱形炉顶离最上层炉排距离较远,反射热辐射的作用不大,且是平拱。而本实施例所述的拱形罩离最上层炉排较近,可有效地将热辐射反射至上部炉排的垃圾,而且拱形罩是倾斜的,以利于炉内燃烧废气向上流动至出烟口排出。
为进一步提高炉膛内的温度,如图1所示,于炉膛的出烟口6加设有栅网7。栅网7可用不锈钢制成。栅网7将一部分热量挡回炉膛内,减少了经出烟口6散失的热量,提高了炉膛温度。
为提供更多的助燃空气,叁见图1,在炉膛周壁上设有可与鼓风机连通的送风口8。鼓风机通过各送风口向炉内送风助燃。如图1、2所示,位于炉膛底部周壁上的送风口分设在相对的两侧,在炉膛内,于两侧送风口之间设有横截面为楔形的分隔墙9。分隔墙9起着导流作用,使空气流动更均匀,进一步改善了焚烧垃圾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山水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山水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69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