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基板扣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36173.7 | 申请日: | 199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3864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05 |
发明(设计)人: | 廖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金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基板扣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脑基板扣合装置,特别是一种组装简便、具有良好固定效果的电脑基板扣合装置。
一般的电脑系统如:个人电脑、笔记型电脑、工作站及伺服器等,除笔记型电脑之外,这些电脑系统的系统中枢(如主机板等)的基板装设于电脑壳体的方式可分为若干类。
现有技术大都通过若干螺丝直接将基板锁固于电脑基板承载架,但这些基板固定方式需耗费过多的螺丝以及太过繁杂的组装程序才能将电脑主机板固定,因而浪费许多电脑系统组装的时间。为此提供一种组装程序较为简单的电脑基板固定装置,如台湾专利申请第82208473号及美国专利第5,671,124号等案,它们都是通过电路板定位基座与基板卡扣后再通过一螺丝锁固而实现固定的功效,然而,这些电脑基板固定装置的结构、形状都比较复杂,而且在组装时仍需通过一螺丝加以锁固,才能够固定电脑基板。
如台湾专利申请第84211189号,虽然它不需要用螺丝锁固便可卡固电脑基板,但是此专利仅是以垂直弯折的折片置入电脑基板相对的固定孔中,无法实现完全固定的功效,甚至电脑基板会产生摇晃,而这类基板固定装置通常是兼负构成基板接地通路的重要功能,这种摇晃结构反而会造成电脑基板的接地不完全,进而使静电荷堆积于基板上,而影响基板的各种使用特性。
另如台湾专利申请第81212404号及美国专利第5,267,125号等案,其均揭示有图7所示的一种弹性接地元件99,接地元件99包括一基板140及二侧板100、120,电脑底板150上设有特定形状的固定部151,接地元件99的基板140可滑入并装置固定于电脑底板150的固定部151中,并可通过其二侧板100、120的凹口101、121卡合于电脑主机板130的圆孔131而实现对电脑主机板130的定位。但是,电脑底板150固定部151的结构及形状极为复杂,造成固定部151的冲模设计比较困难。再请配合参照图7以及台湾专利申请第81212404号的申请专利范围,其中更加明确地指出:通过按压接地元件99的侧板100、120,使局部的侧板100、120穿过电脑主机板130的圆孔131,再放开侧板100、120使其凹口101、121卡合于圆孔131的内缘而完成电脑主机板130的定位。然而,一般固定如电脑主机板130至少需要三个以上的接地元件99,要同时按压接地元件99的侧板100、120是一非常复杂的组装过程,带来极大的不便,故其结构实有待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简便、节约组装时间的电脑基板扣合装置。
本实有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电脑基板扣合装置,包括主体部、基板固定部及承载板固定部。其中主体部的截面略呈U形,且沿其U形结构两侧壁延伸并与基板固定部连接,基板固定部包含固定脚及连接板部。而主体部U形结构底板的两侧则与承载板固定部连接,承载板固定部包含固定凸片,及介于固定凸片与主体部底板间的缺口。另外主体部的底板上设有卡固片,通过基板固定部及承载板固定部分别与电脑基板的开孔及电脑基板承载架的开口卡固,从而实现固定电脑基板的功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不仅可迅速简便地将电脑基板固定于电脑壳体,而且不需通过螺丝就可实现对基板良好定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脑基板扣合装置的立体放大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脑基板扣合装置的另一立体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脑基板扣合装置与电脑基板承载架以及电脑基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脑基板扣合装置与电脑基板承载架卡扣前的立体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脑基板扣合装置卡扣于电脑基板承载架的立体放大图。
图6是体本实用新型电脑基板扣合装置与电脑基板组合的立体放大图。
图7是现有电脑基板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电脑基板扣合装置30是卡扣于电脑基板承载架40后,再与基板50扣合,用来固定基板50于承载架4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金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金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61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