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线燃烧炉头无效
| 申请号: | 99235907.4 | 申请日: | 1999-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3714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9 |
| 发明(设计)人: | 赖国雄;王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万邦燃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钦正 |
| 地址: | 5114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装置属于燃气炉具领域,特别是用于民用燃气炉具。
现有的具有大、小火功能的红外线燃气炉头,通常由辐射板、大炉腔、小炉腔及大、小引射器组成,使用时燃气由喷嘴喷出并通过引射器吸入相应数量的空气,燃气与空气在炉腔混合后在辐射板的表面进行燃烧,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热负荷,通常用耐高温陶瓷材料制成的辐射板的直径要求较大,通常为φ145至φ168毫米,所以其两端面在工艺上很难保证平整,与炉腔的连接及密封必须依靠专门的粘结剂来完成,这样的结构有以下弊端,其一是大、小炉腔与辐射板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同,炉头燃烧时它们之间产生很大的热应力,使用一段时间后使辐射板产生断裂,大大缩短了使用寿命。其二是由于大、小炉腔共用一片辐射板,当只使用小火时辐射板中心与边缘部分出现大于800℃的大温差,产生热应力,亦大大缩短了辐射板的使用寿命。同时难于形成二次供空气。其三是由于大、小炉腔与辐射板的连接和密封必须要用专门的高温粘结剂来完成,所以日后辐射板须更换时给用户造成很大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个相对独立的燃烧面群体,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及进一步改善其燃烧性能,便于辐射板的维修及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现有红外线燃烧炉头的大、小引射器,大、小炉腔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特别是在大火燃烧器的炉腔上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燃烧面,与大火燃烧器内相对独立的小火燃烧器的炉腔上,有一个独立燃烧面。
以上所述的辐射板与卡环、托环、大、小炉腔之间的密封是通过它们之间的接触面密封。
以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炉腔上的每个独立的燃烧面均固定有一块独立的辐射板。
本实用新型由于辐射板直径大大缩小,所以容易加工制造,内应力小,提高了使用寿命。小火燃烧器使用独立的辐射板,免除了现有技术的辐射板使用时由于温差产生的热应力,大大提高了辐射板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原来靠粘结剂密封的方式,而仅靠接触面密封,避免了现有技术的炉头使用时,辐射板与炉腔之间由热膨胀系数不一致产生的热应力,大大提高了辐射板的寿命。由于本实用新型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燃烧面群体,安装及更换辐射板十分方便,且无需使用专门粘结剂。同时,由于多个相对独立的辐射板之间形成了更好补充二次空气的条件,所以燃烧性能更稳定和得到更好的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燃烧面,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进一步改善了燃烧性能,便于辐射板的维修及更换。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托环、卡环、辐射板的位置构造A放大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辐射板群体位置示意图。
根据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红外线燃烧炉头的大火燃烧器1的大引射器、大炉腔,及小火燃烧器的小引射器及小炉腔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大火燃烧器1的炉腔4上有六个相对独立的燃烧面3,每个独立的燃烧面3上均固定有一块独立的辐射板9。与大火燃烧器1相对独立的小火燃烧器2的炉腔6上,有一个独立燃烧面5,每个燃烧面均由辐射板9、托环7、卡环8组成,由于卡环与托环均由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工艺上亦较易保证其与辐射板9或10的接触部分较平整,托环8与炉腔6或4的配合,托环7与卡环8的配合在工艺上亦可加工成较为紧密,因此辐射板9或10与卡环8、托环7、炉腔4或6装配后,通过其之间的接触面即可达到密封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万邦燃具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万邦燃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59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