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废气净化器无效
| 申请号: | 99235401.3 | 申请日: | 1999-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3567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05 |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兴华环保设备联合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3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渭贤,罗毅萍 |
| 地址: | 5102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废气 净化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净化装置,特别是对酸性废气、有机废气净化的装置。
电镀、化工、冶金、电子、轻工等行业产生的废气,如酸性废气、有机废气等,都配置有专门的净化设备。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设备对各种废气进行一次性彻底净化,且现有设备结构多且复杂、体积庞大、操作麻烦、成本偏高、维修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多功能废气净化器,它采用整体净化装置,在净化器中完成所有废气的净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由废气入口通道、气液交换区、喷淋系统、气液分离室、过滤室、排气口等组成;废气入口通道采用蜗壳式方形管状结构,位于喷淋塔下方;气液交换区由缓冲板、填充塑料球、格栅组成,其位于废气入口上方;喷淋系统由喷淋塔、喷淋管、喷头、回流液管、贮槽、进液管、加压输送泵、输液管等组成,喷淋塔位于净化器下方,其内上方设置有喷淋管、喷头,喷淋管下方是填充塑料球、缓冲板、格栅;外置的贮槽经输送泵、输液管接至喷淋管,由喷淋塔的下方经回流液管送至贮槽;气液分离室采用若干不锈钢片,位于喷淋塔上方;过滤室位于气液分离室上方,其采用活性碳纤维毯组成的ACF板;排气筒位于过滤室上方,净化器的顶端。加压输送泵可用齿轮油泵替代。
本实用新型喷淋塔、气液分离室的设置,能有效处理酸性废气和有机废气;过滤室的设置,能有效处理废气中含毒性较强或恶臭的气体,如氰(CN)、氯化氢(HCL)等;对于含苯等能溶解于机油的有机废气的处理,输送泵换为齿轮油泵即可得到净化。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排气口1、过滤室2、气液分离室4、喷淋系统、气液交换区、废气入口通道等组成。
废气由废气入口通道13进入,其采用蜗壳通道互相碰撞、扩散、粘附、分离。
由缓冲板11、填充塑料球10、格栅12组成的气液交换区,废气上升受到机械性的隔阻、碰撞,当废气继续上升,则与来自喷淋管7、喷头8喷淋出的处理液逆流相遇,废气受到洗涤、冷凝,中和反应,沉淀分离。
喷淋系统由喷淋塔6、喷淋管7、喷头8、回流液管14、贮槽18、进液管21、加压输送泵22、输液管23等组成。能循环使用的处理液对各种废气(酸性废气、有机废气)进行水膜冷凝、过滤、分离。贮槽18内的处理液可根据废气的种类、组成、浓度、气量大小、环保要求来配置,以达到净化最佳效果。
气液分离室4处于喷淋系统的喷淋塔6上方,其采用若干不锈钢片,当继续上升的废气经此室时又受到反复多次的扩散、碰撞,进而分离废气中有害的污染物。
过滤室2位于气液分离室4上方,其内采用活性碳纤维毯组成的CAF板,该设置能对剩余的废气进行最后、彻底的吸附、过滤,净化后的气体由排气口1排出。
图中,3是活性炭纤维毯,5是挡水叶片,9是检查门盖,15是液面计,16是加液斗,17是球阀,19是过滤箱,20是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净化过程是废气经蜗壳通道碰撞、分离,然后废气通过气液交换区受到阻隔、碰撞、分离,再在喷淋塔内与处理液逆向相遇进行洗涤、冷凝、中和反应,气体凝结、沉淀分离,气体上升至气液分离室经多次反复碰撞,最后由过滤室内的活性碳纤维毯进行吸附、过滤、排出净化后气体。本装置将几种净化废气的方法有机结合于一体,用较简易结构,使废气中有害气体降低到最小,达到净化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兴华环保设备联合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兴华环保设备联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54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