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机电式电能表无效
| 申请号: | 99232062.3 | 申请日: | 1999-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3668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乐天;李享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源电力有限公司;李乐天;李享友 |
| 主分类号: | G01R11/02 | 分类号: | G01R11/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小红 |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石***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机电 电能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表,特别是一种带低压输出的机电式电能表。
目前,一些智能电能表,如脉冲电能表、预付费电能表、复费率电能表、多功能电能表以及电能集抄系统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些智能电能表的应用中,由传统的机械表和电子控制单元构成的机电式电能表占有绝大多数。现有技术中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工作电源一般都电能表的进线线电压上直接提取。这种机电式电能表的机电结合非常松散,存在着以下的不足:
1.成本较高,功耗较大;
2.体积较大;
3.在电力线路发生故障时耐高压差,如很难承受AC380V的高压;
4.由于高压部分暴露在外,给校表工作带来一些不方便,操作安全性较差。
由于存在上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些电能表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带低压安全输出的新型机电式电能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即一种新型机电式电能表,包括传统的单相或三相机械电能表和电子控制单元,其中机械电能表包括电压线圈、机械计数器及表头,其特征在于:在机械电能表的电压线圈的铁芯上增加一组能将进线电压经电磁感应后变为低压交流电压的绕组,该绕组的抽头为电子控制单元的工作电压输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一个非限定性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压线圈抽头绕组取电源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参见附图1:新型机电式电能表,包括传统的单相或三相机械电能表A和电子控制单元B,其中机械电能表包括电压线圈L、机械计数器及表头,其特征在于:在机械电能表的电压线圈L的铁芯上增加一组能将进线电压经电磁感应后变为低压交流电压的绕组L1,该绕组的抽头构成电子控制单元的工作电压输入端。图中的1、2、4端为电能表的输入进线端,3、5端为电能表的输出端。
上述电压线圈抽头绕组的绕法、线径及匝数以能满足具体的电子控制单元对其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而定。
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结构而能使电子控制单元的体积小、功耗低,操作安全,而且拓宽了工作电压的范围,能在AC130-380之间正常工作。由于电子控制单元的功耗比较稳定,增加抽头绕组后,机械电能表的只产生一固定的偏移,稍加调整后就可达到原有的精度。
参见附图2,在该单相摇控预付费智能电能表实施例中,机械电能表部分采用无锡威达表厂生产的DD826-4型电能表,其电压线圈上增加的抽头绕组的绕线线径为0.25mm,匝数为375T空载输出电压为14±0.5V。电子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CPU、工作电源板6、断电驱动电路7、由单片机控制的红外接收电路8、显示器9、掉电检测电路10、EEPROM存储器11及由断电驱动电路控制的、串接在电压线圈进线端上的继电器J构成。该电子控制单元通过红外方式与遥控器传输数据,接收用户购电数据;实际用电数据存放在EEPROM中,掉电不丢失。电量用完时驱动继电器跳闸,切断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源电力有限公司;李乐天;李享友,未经重庆科源电力有限公司;李乐天;李享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20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