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火灾逃生用安全供氧面罩无效
| 申请号: | 99227249.1 | 申请日: | 1999-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3601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26 |
| 发明(设计)人: | 陆晓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晓晟 |
| 主分类号: | A62B7/02 | 分类号: | A62B7/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南京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龙鑫 |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火灾 逃生 安全 供氧 面罩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用救生设备或救生装置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身产氧的供氧面罩,特别是一种火灾逃生用安全供氧面罩(A62B7/03、21/00)。
火灾历来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大敌,近年来,随着城市建筑的高层化发展,大火灾特大火灾更有增加的趋势。烟气是伴随着火灾的必然产物,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充斥其间的大量烟雾对滞留其内部的人员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近20年来人造装饰材料的广泛应用,在火灾发生时,易产生有毒烟气,对人员的伤害尤为严重。统计资料显示,在火灾中致死人员中有80%左右是因为吸入有毒烟气,麻痹了中枢神经,从而伤失了逃生能力后被烧死的。另一个致死的原因是,火灾发生的烟雾使人无法睁开眼睛从而不能看清逃生的道路而被火烧死的。
为了在火灾发生时能给提供一种有效的救生装置,人们进行了不断努力,研制出了多种类型的火灾逃生用化学供氧式面具。
例如:中国专利95204625.3公开了“一种化学供氧式火灾逃生用面具”,该面具包括头罩、眼窗、半面罩、保护罩、气袋、排气阀、起动装置、生氧罐、头带及头箍、吸气阀,生氧罐设于半面罩的两侧,吸气阀置于生氧罐上,气袋上带有排气阀和起动装置。其不足之处是它要求气袋必须具有较大的体积,同时由于该面具包括有吸气阀和排气阀,所以结构相对比较复杂,生产也比较麻烦。中国专利95239751.X公开了一种“火灾逃生用自动供氧面罩”,该面罩由袋状体、呼吸面罩和自动供氧器构成,呼吸面罩经弹性固定带固定在袋状体内部,呼吸面罩与自动供氧器之间经柔性联接管贯通或者直接将自动供氧器续接在呼吸面罩上。虽然该产品整体可以折叠成很小的外形,便于个人携带和公共场所配置,但由于该面罩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存在有氧气向外泄漏的危险,所以其安全性能稍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灾逃生用安全供氧面罩,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下述方式完成的:一种火灾逃生用安全供氧面罩,包括呼吸面罩和自动供氧器,呼吸面罩上开设有吸气口及透视窗,并且呼吸面罩上配置有头箍,自动供氧器由外壳、封装袋及化学制氧剂构成,自动供氧器的外壳上固定有呼吸嘴,其关键是自动供氧器的外壳上还固定有气囊室,气囊室内配置有气囊并与自动供氧器贯通,气囊室的至少一个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小孔。
为了确保气囊的安全使用,气囊室的外壁上最好增设一层阻燃隔热材料,以防止气囊被高温破坏。
上述气囊最好用耐高温的或者阻燃性能好的柔性材料制成,其容积以能够方便使用者的呼吸为准。
自动供氧器的外壳与呼吸嘴的连接通道上,最好增设一层金属丝滤网,以防止自动供氧器中的化学供氧剂进入呼吸嘴中。
由于自动供氧器的外壳上固定有气囊室,同时在气囊室内配置有气囊,并且该气囊与自动供氧器贯通,所以在呼吸嘴、自动供氧器以及气囊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体系,因为气囊室的侧壁上开设有小孔,气囊可以在气囊室内自由地收缩或充气膨涨,所以既不妨碍使用者的正常呼吸,又能阻止本火灾逃生用安全供氧面罩内所生成的氧气向外逃溢、因此进一步确保了使用者的安全。
下面结合实施例所示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火灾逃生用安全供氧面罩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火灾逃生用安全供氧面罩的局部剖开示意图;
图3a~3c为自动供氧器、气囊室与气囊相互配合示意图。
参照图1,本火灾逃生用安全供氧面罩包括呼吸面罩1和自动供氧器2,呼吸面罩1上开设有透视窗11,呼吸面罩1的透视窗11位置处以及自动供氧器2的外壳21上分别配置有头箍12。
结合图2,自动供氧器2由外壳21、封装袋22及化学制氧剂23构成,自动供氧器2的外壳21上固定有呼吸嘴3以及气囊室4,气囊室4内配置有气囊41,该气囊41与自动供氧器2贯通,气囊室4的至少一个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小孔42、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呼吸面罩1上开设有吸气口13,固定在自动供氧器2外壳21上的呼吸嘴3配合在上述吸气口13内。
图3a~图3c分别给出了自动供氧器与气囊室的几种相互配合形式。从图3a中可以看出,自动供氧器2处于气囊室4的内部,气囊室4外壁的内侧面上固定有一层阻燃隔热材料5,气囊41与自动供氧器2贯通,气囊室4的一个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小孔42。
从图3b中可以看出,气囊室4处于自动供氧器2的前部,气囊室4固定在自动供氧器2的外壳21上,自动供氧器2外壳21的内侧面上以及气囊室4外壁的内侧面上分别固定有一层阻燃隔热材料5,气囊41与自动供氧器2贯通,气囊室4的一个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小孔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晓晟,未经陆晓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72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体物料自动计量加料器
- 下一篇:多表位校表台的翻杆调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