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电子调速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27248.3 | 申请日: | 1999-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3859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05 |
发明(设计)人: | 边大益;边晓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边大益 |
主分类号: | B62K23/02 | 分类号: | B62K23/02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0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电子 调速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或电动摩托车的调速控制装置,尤其是一种通过上述车辆手把进行调速控制的装置。
现有的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电动摩托车调速控制装置通常位于手把部位,其单一的调速功能均借助机械结构完成。例如,现有摩托车的调速控制装置均借助与手把牵连的钢丝绳传递调速控制动作,即骑车时转动手把,通过钢丝绳牵拉控制油门或电门的开启度。申请日为1993.3.17、优先权日为1992.3.18、授权公告号为CN1081981A、授权公告日为1996.1.31的发明专利《自行车的换挡系统及其换挡方法》公开了一种用在自行车上的调速控制装置。为了能在把握车辆方向的同时,调节控制车辆的行进速度,这种调速控制装置主要由与车龙头固连的固定座套、套装在固定座套上的转把、牵拉钢丝绳组成,其特点是转动手把时并不直接拉动钢丝绳,而是借助转把上凸轮的“撑涨”作用,使钢丝绳动作,这样手感好,调节较为灵敏。上述现有技术在应用于电动自行车之类的车辆调速控制时,由于将机械动作转换成电控制信号的中间环节较多,因此普遍存在结构复杂、控制不够灵敏的问题。随着电动车辆的迅速发展,这些问题日益明显化。此外,上述电动车辆诸如速度、电量等各种参数的显示装置均与调速控制装置相分离,这样也使得电动车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影响其大众化、普及化。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以直接将机械动作转化成电控制信号的多功能电子调速控制装置,从而使电动车辆的该部分结构得到简化,调速控制更为灵敏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将调速控制装置与显示装置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多功能电子调速控制装置,从而使电动车辆龙头部分的结构得到进一步简化,成本得到降低。
为了达到上述首要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电子调速控制装置主要由与车龙头固连的固定座套、套装在固定座套上的转把组成,其特点是在固定座套上固定具有开关控制功能的电磁感应元件,固定座套上设有引出控制信号导线的引导孔,在转把上固定有与电磁感应元件对应的触发控制元件,触发控制元件的控制信号导线沿固定座套的引导孔中引出。这样,当转动手把时,转把上的触发控制元件与固定座套上的电磁感应元件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电磁感应元件产生控制信号,直接通过导线传递到控制器,实现电动车辆的启停及调速控制。由于省去了钢丝绳传动环节,直接将转把的机械动作转化成电控制信号,因此本发明结构简捷,调速控制更为灵敏可靠,并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进一步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电子调速控制装置的固定座套与显示装置连为一体,显示信号导线与控制信号导线均从引导孔中引进、引出。这样,将调速控制装置与显示装置有机结合在手把处,更有利于随时观察车速、电量等参数的变化,使驾车者更得心应手,同时调速控制与显示装置合为一体使得车辆结构显得更集中、紧凑、美观,也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转把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固定座套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三的固定座套主视图。
图7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五的固定座套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左视图。
图10是与图8实施例配套的转把部件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八的固定座套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左视图。
图15是与图13实施例配套的转把部件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九的固定座套结构示意图。
图17是与图16实施例配套的转把部件示意图。
图1所示实施例一中的多功能电子调速控制装置主要由固定座套1、转把2、转把套3、显示表盘4组成。安装时固定座套1与车龙头固连。固定座套1的右端设有外钩弹性卡爪1-1。转把2可以很方便地插套安装在固定座套1上,其内孔中的沟槽2-1正好被固定座套1的外钩弹性卡爪1-1卡住,因此其相互之间轴向限位,但可相对转动。转把套3紧套在转把2上,用橡塑材料制成,握持时手感更好。显示表盘4与固定座套1相连。此外,扭簧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座套1和转把2上,用以实现转把2的自动复位。该扭簧不仅适用无级变速,也可以与弹性定挡片(图4中件10)结构结合,实现定挡变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边大益,未经边大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72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