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腕力球无效
| 申请号: | 99226158.9 | 申请日: | 1999-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3697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2 |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建德 | 
| 主分类号: | A63B67/08 | 分类号: | A63B67/08;A63B23/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晋光 |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腕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游戏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腕力球。
请参照图1~图3所示,习用的腕力球10主要包括有:一半球形的透明塑胶下壳体11;一支承环12,承置于下壳体11的顶部内侧;一旋转件13,设有一中心轴131,沿其周面形成一凹沟部132,该凹沟部132上开设一孔洞133,藉该中心轴131的两端枢设于该支承环12上;以及一由透明塑胶制成的上壳体14,其固设于下壳体11上方,其顶部开设一圆形缺孔141。
在把玩时,首先如图4所示,将一细绳20的头部25插入旋转件13的孔洞133内,然后,如图5所示,用大姆指略转动该旋转件13,以便将细绳20依箭头24方向缠绕于凹沟部132内,细绳20只留一小段在外面,接着,一手拿着该腕力球10,另一手如图6所示,依箭头21所示方向将细绳20猛往外拉扯,则会带动该旋转件13依图7的箭头22方向旋转,则所产生的离心力还会带动该旋转件13及支承环12依图8的箭头23所示方向回转,此时,如图9所示,使用者及时将该腕力球10拿(握)在手掌中,并以A点为支点,胳臂保持不动,只转动手掌,依顺时针方向将该腕力球10做圆周轨迹的晃(旋)动,则可使该旋转件13持续保持在回转状态,能考验使用者的耐力,若越用力转,旋转件13的转速就随着越快,且会连续发出嗡嗡的声音,最快甚至可达每分钟8000转,一直到手腕酸了或累了时,可停止手撑的旋动,该旋转件13的速度即会以减速度方式逐渐慢下来,最后将停止转动。
上述的腕力球的结构虽沿用已久,但其却存在有后述的困扰,即:习用腕力球的外表面系呈光滑面,而腕力球在把玩旋动过程中,使用者为寻求刺激,通常会越转越快,向高转速挑战,于是,其手掌(手指)内表面就会流汗,由于转速越快,一股欲脱离手掌的无形力量(扭力)就越大,于是,腕力球即有脱离使用者的手掌的缺陷,且一旦自手掌滑脱,腕力球一落地,该上、下壳体即会破裂毁坏,甚至腕力球会「飞」出打到人或击破物品,而造成危险。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令使用者确实掌握捏持,避免自手掌滑脱的腕力球。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包括有:一概呈半圆球状的下壳体,其内部形成一容纳空间,且顶部呈开放状态;和一亦概呈半圆球状的上壳体,其内部形成开放状态并结合于该下壳体的上方,另于其顶部开设一圆形缺口;以及在该下壳体内的该容纳空间设置旋转件及支承环;其特点是该下壳体的外周面顶段形成一第一凹环部,而该上壳体外周面底段则相对形成一第二凹环部;另包含一环带,系以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其厚度大于第一、二凹环部的深度,在组配上,以适度紧度套设于该第一、二凹环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步效果是:由于在下壳体的外周面顶段形成第一凹环部和在上壳体的外周面底段相对形成第二凹环部,并将一环带套设在该第一、二凹环部上,这样,可利用该环带表面上的湿度,使腕力球的使用者在旋动把玩时可以更确实地握持,从而避免腕力球自使用者的手掌滑脱。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简单说明如下:
图1是习用腕力球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部分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4是细绳20的头端25即将插入孔洞133的示意图。
图5是将细绳20卷入凹沟部132的情形示意图。
图6是细绳20已缠绕完毕,形成可拉扯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1的侧视平面示意图,显示旋转件13被拉动后的旋动方向。
图8是图1的俯视平面示意图,显示旋转件13尚会另依箭头23方向作回转。
图9是用手掌甩动腕力球10的情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的组合剖视图。
下面根据图10~图12给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好实施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下壳体30、旋转件50、支承环51及上壳体40等基本构件,其中:
该下壳体30的外周面顶段形成一第一凹环部31;而上壳体40相对应地于外周面底段形成一第二凹环部41。
另包含一环带60,其系以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其厚度大于该第一、二凹环部31、41的深度,图11和图12所示,在上壳体40组合固接于下壳体30上后,该环带60恰以适当紧度套设于该第一、二凹环部31、4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建德,未经林建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61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空调卡环式密封阀
- 下一篇:一种增强承压能力的封闭贮水式电热水器内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