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颗粒型煤上燃式常压热水锅炉无效
| 申请号: | 99224963.5 | 申请日: | 1999-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3921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16 |
| 发明(设计)人: | 时春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时春和 |
| 主分类号: | F24H1/26 | 分类号: | F24H1/26;F24H9/18 |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滨 |
| 地址: | 1181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型煤上燃式 常压 热水锅炉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民用锅炉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颗粒型煤上燃式常压热水锅炉。
目前,在我国热源市场所使用的热水锅炉,多为往复、链条炉排热水炉或相当数量的固定炉排常压热水炉,这种热水锅炉燃用散煤、层燃,严重污染了大气和环境,已经不适应国家乃至国际环境保护的要求。另外,市场上还应用一种蜂窝型煤锅炉,这种锅炉尽管相对缓解了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但在单位时间内不易燃透,往往使锅炉供热量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锅炉底部间断式给煤的颗粒型煤上燃式常压热水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一带夹套的炉体、及在炉体上部均布有对流换热管,在炉体的外部设置有烟气出口、水位表、溢流阀、检查孔、返烟板、出水阀、放空阀、温度计、回水阀、排污阀,在炉体的下部设置有燃烧室,其特征是在上燃式燃烧室的侧壁上连接有一付燃烧室,在付燃烧室的端部设置有一冷灰斗,在燃烧室的下部设置有一间断往复移动的下饲式给煤装置,在燃烧室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向槽形进风板,返烟板为斜形水套式结构。另外,上述的间断往复移动的下饲式给煤装置包括有轨道、车体、车体顶部的给煤斗、给煤斗下部的直动升降及平动往复推进液压或机械装置、及驱动电机。工作时,通过给煤装置的给煤斗从燃烧室底部分层给煤,每层间隔半小时左右;而燃烧室上部已燃尽的炉渣也同时被推入付燃烧室进一步燃尽。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在燃烧室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6-18层环向槽形进风板。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锅炉底部间断式给煤方式,实现了上燃式燃烧,从而使挥发份经过上燃层时燃尽,无黑烟,烟气黑度<林格曼一级,而且型煤具有固尘、固硫、固氮作用,因此在不另设除尘装置的情况下,其锅炉排尘量、排二氧化硫量也同样达到GB13271《锅炉污染物大气排放标准》中I区的规定;另外煤种适应性强,可燃用低质煤,II、III类煤种燃烧效果更好。本结构无需鼓、引风机和除尘设备,因此运行时无噪声;燃料费用在同一供热面积下,较燃油、燃液化气炉降低三分之二左右。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合理、常压运行、连续恒温供热、安全可靠、综合成本低、应用范围广(采暖、洗浴、饮用水)等优点。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由图1-2所示,图中的6为带夹套的炉体、在炉体6的上部均布有对流换热管5,在炉体的外部设置有烟气出口3、水位表17、溢流阀座18、检查孔19、斜形夹套式返烟板7、出水阀座4、放空阀座1、温度计2、回水阀座11、排污阀座9、清灰孔24,在炉体6的下部设置有上燃式燃烧室8,在上燃式燃烧室的侧壁上连接有一付燃烧室20,在付燃烧室的端部设置有一冷灰斗21,及在付燃烧室的底部设有一排污阀22;在燃烧室的下部设置有一间断往复移动的下饲式给煤装置,该装置包括有轨道16、车体15、车体顶部的给煤斗10、给煤斗下部的直动升降液压缸13及平动往复推进液压缸14、及驱动电机23,给煤斗顶部的一端与固定炉排水平固定连接,在燃烧室底部的侧壁上还设置有10层环向槽形进风板12。本新型的工作过程:首先将厚度在10毫米左右的型煤加入到锅炉底部的给煤斗内,煤层约100毫米,然后通过平动往复推进液压缸14将给煤车推到锅炉燃烧室的底部,同时燃烧室底部固定炉排已被推到炉外,再通过直动升降液压缸13将给煤斗垂直向上推入燃烧室内,升降液压缸不回落,启动平动往复推进液压缸,使给煤车回原位后,此时固定炉排回位,升降缸再回落原位,以待下次给煤,一般每半小时给煤一次。在向燃烧室每给一次煤后,而燃烧室上部已燃尽的炉渣也同时通过炉门被推入付燃烧室进一步燃尽,燃尽后推入冷灰斗,喷水后除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时春和,未经时春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49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化气体铁路罐车方便检修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起子握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