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间包水口浮力自动开浇塞无效
| 申请号: | 99224390.4 | 申请日: | 1999-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3753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国海 |
| 主分类号: | B22D11/10 | 分类号: | B22D11/10;B22D41/14 |
| 代理公司: |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伟 |
| 地址: | 114033 辽宁省鞍***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水口 浮力 自动 开浇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间包水口自动开浇装置,尤其适用于滑动水口浮力的自动开浇塞。
连铸用中间包是一个耐火材料容器,接受钢包浇注下来的钢水,贮存到一定高度后,由是中间包水口分配到各个结晶器中,同时起到降低钢水静压力,促使钢水中夹杂物进一步上浮,净化钢水等作用,这些作用必须满足中间包贮存一定高度的钢水后才能实现。一般中间包开浇时钢水液面都应达到临界面200~300mm以上,防止钢水液面产生旋涡,把渣子卷入结晶器中,使钢中夹杂物增加,污染钢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和便于开浇,目前普遍采用开浇管和塞棒开浇,其效果不是很理想。当使用开浇管开浇时,由于开浇管是钢管制成,其熔化温度在1420℃左右,而进入中间包钢水的温度都在1500℃以上,在钢水没有达到临界液面之前,开浇管局部开始熔化,甚至全部熔化,对于使用滑动水口的中间包,易造成钢包水口内进入冷钢,形成蓄流堵塞水口,并且中间包内的钢水不能达到临界液面高度以上,钢水中的夹杂物来不及上浮,开浇后产生旋涡,容易造成卷渣,影响钢水质量,甚至造成夹渣漏钢。
使用塞棒开浇,通过控制塞棒上下运动,以达到开闭水口调节钢流的目的,并能达到开浇时钢水液面要求,但是塞棒结构复杂,操作麻烦,造价高,劳动强度大。
本实用新型的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塞体形状稳定,能控制开浇时钢水液面高度,能使钢水液面达到临界面以上,使钢水中的夹杂物有上浮排出的机会,并在一定范围内升降,自动开浇,可避免开浇时产生卷渣、夹渣,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的中间包水口浮力自动开浇塞。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是采用一个结构稳定的塞体替代了已有的塞棒,其特征在于塞体为上部内设空心球体,中间为圆台体,下部为倒磨菇头形塞头的耐火材料制品。本实用新型的空心球体可采用空心铁球。空心球体也可采用实心木球,其上部空心球体的中心与下部为倒磨菇头形塞头的倾斜面的距离h为200~300mm。目的是能使中间包内钢水达到临界面高度以后,球体浮起,实现自动开浇,防止卷渣。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在中间包内的位置剖视图。
附图3是准备开浇时本实用新型在中间包水口内位置的剖视图。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开浇塞的塞体结构为上部内设空心球体1,中间为圆台体2,下部为倒磨菇头形塞头3的耐火材料制品。为使开浇塞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升降,其塞体上部内设的空心球体的比重必须介于钢水及熔渣比重之间,其球体可采用相同比重的空心铁球也可采用实心木球,且塞头3的倾斜面与上部空心球体1的中心距离h为200~300mm。这样能确保中间包内钢水达到临界面高度以后,塞体自动浮起,这时钢水中的夹杂物有上浮排出的机会,可避免开浇时产生卷渣、夹渣。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还在于塞头采用倒磨菇头形塞头3,并在塞头与水口之间设一与水口大小相匹配的胶泥垫圈4,见附图2,以确保塞头与水口吻合良好,既防止了开浇产生滴漏,又有效地防止了旋涡的发生而卷渣。
图3表示的是适用钢流控制系统为滑动水口的情况,图中示出了开浇塞注入钢水前的一种定置状态,在中间包注入钢水前,将开浇塞用带勾的铁棍放到胶泥垫圈4的水口内,打开中间包的滑动水口,当中间包的钢水接近达到球体中心部位时,通过钢水浮力,开浇塞自动浮起,随着中间包内钢水液面的升高,开起度逐渐增大,钢水由大到小,从水口内流出,达到自动开浇的目的。整个浇注过程,没有熔渣进入结晶器,当发现水口出流锐减时立即关闭水口,有效地防止了卷渣。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可广泛适用于连铸中间包开浇的生产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国海,未经杨国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43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