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流密封容器无效
| 申请号: | 99223684.3 | 申请日: | 1999-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3651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23 | 
| 发明(设计)人: | 尹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群 | 
| 主分类号: | B65D53/00 | 分类号: | B65D5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015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 密封 容器 | ||
本实用新型设计—分流密封容器属于盛装流动物质,特别是液体的密封容器。
现有的由一个有一个单流路开口部位的容器体和一个通过螺旋构造及密封环面实现与容器体开口部位密封配合的密封盖构成的密封容器,虽然能够密封地盛装流动物质,例如液体,却存在明显的缺陷:由容器体向外倾倒液体时,只要其开口部位流路处于液面以下,液面就隔断了容器体内外的空气沟通,进而产生容器体内、外空气间的压差,并在此压差的作用下发生空气间歇地通过容器体开口部位冲入容器体内现象,使液流处于不稳定状态,不稳定的液流不但限制了其时均流速,还反复冲击其注入液面,造成较强烈的液滴飞溅;使用漏斗向容器体内注入液体时,也因为容器体内的空气不能通畅地排出而限制了注入速度。
本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均衡其容器体内、外空气压力的分流密封容器。
设计目的是通过提供分流密封容器的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包含一个有一个开口部位[5]的容器体[1]和一个通过螺旋构造[6]及密封环面[7]与所述的容器体[1]开口部位[5]配合的密封盖[14]的分流密封容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容器体[1]的开口部位[5]位子容器体顶面[2]两端中的第一端[3];容器体[1]除位于其开口部位内并直接沟通其内、外的液体流路[8]外还包含一个空气流路[9、10];所述的空气流路[9、10]的第一开孔[11]位于容器体[1]开口部位[5]的密封环面[7]内靠近容器体顶面[2]第二端[4]方位并向外开放而其第二开孔[11]位于容器体顶面[2]第二端[4]的内部。
由本设计提供的分流密封容器向外倾倒液体时,旋下密封盖,向其开口部位所在的方向倾斜容器体,容器体的开口部位内的液体流路将部分或整体处于液面以下,液体在液位压差推动下通过液体流路流出,而容器体顶部的第二端将处于液面以上,位于此处的空气流路的第二开孔将脱离液面,容器体内的液体不可能进入空气流路;而外部空气却可以不受液面阻隔地通过空气流路的第一开孔进入空气流路,并由空气流路的第二开孔进入容器体内液面上方,自动均衡容器体内、外空气压力,杜绝了发生空气通过液流流路内冲现象,使液流稳定,实现了设计目的。由于不发生空气通过液流流路内冲现象,液流稳定,所以能够达到较高的时均液流速度,可以缩短排液时间;稳定的液流对其注入液面的冲击较小,形成的液滴飞溅较弱;在使用漏斗向容器体内注入液体时,由于容器体内空气可以通过其空气流路通畅地排向外界,所以注入流速较快,可以缩短注入时间。
图1是本设计提供的分流密封容器的第一设计例的剖视图。
图2是分流密封容器第二设计例的容器体开口部位[5]的剖视图。
图3是分流密封容器第二设计例的容器体开口部位[5]的俯视图。
图中1是容器体,2是容器体的顶面,3是容体器顶面的第一端,4是容器体顶面的第二端,5是容器体的开口部位,6是容器体开口部位与密封盖间的螺旋构造,7是容器体开口部位与密封盖间的密封环面,8是开口部位的液体流路,9是容器体的空气流路的第一段,10是容器体[1]的空气流路的第二段,11是空气流路的第一开孔,12是空气流路的第二开孔,13是容器体的中空提手部位,14是密封盖,15是隔离壁,16是隔离管,17是隔离管根部,18是隔离管与容器开口部位[5]其余部分的连接面。
图1所示的分流密封容器的第一设计例是一种包含一个有一个开口部位[5]的容器体[1]和一个通过螺旋构造[6]及密封环面[7]与所述的容器体[1]开口部位[5]配合的密封盖[14]的分流密封容器,其基本特征是:所述的容器体[1]的开口部位[5]位于容器体顶面[2]两端中的第一端[3];容器体[1]除位于其开口部位内并直接沟通其内、外的液体流路[8]外还包含一个空气流路[9、10];所述的空气流路[9、10]的第一开孔[11]位于容器体[1]开口部位[5]的密封环面[7]内靠近容器体顶面[2]第二端[4]方位并向外开放而其第二开孔[11]位于容器体顶面[2]第二端[4]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群,未经尹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36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动式新型黑板擦
- 下一篇:可防护处理的安全注射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