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轨低接头校平机无效
| 申请号: | 99223600.2 | 申请日: | 1999-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3700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2 |
| 发明(设计)人: | 商成华;韩忠福;程勉海;卢永吉;隋鸿斌;高官英;隋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牡丹江铁路分局林口液压起拨道机厂 |
| 主分类号: | E01B31/08 | 分类号: | E01B31/08 |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单淑梅 |
| 地址: | 1576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轨 接头 校平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轨接头下沉状态的校平装置。
铁道线路上的钢轨接头在机车车辆的轮子冲击力作用下呈变形下沉状态(人们把这种状态称为低接头)使钢轨在纵向下凹,从而增加车辆运行阻力,加速钢轨磨损,也影响到列车运行速度。随着列车提速、重载,低接头呈上升趋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做了多种努力,如中国专利94106307.0号公开了一项名称为“使钢轨端部向上弯曲的移动式钢轨矫形装置”的技术,介绍了一种移动式钢轨矫形装置,具有类四边形形状的机体、牵引固定部、液压缸、钢轨端部夹持部,机体下部和钢轨加压部,可对钢轨端部的向下弯曲变形进行校正。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矫正力较小,一次只能校直一根钢轨,效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矫正力大,效率高的钢轨低接头校平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钢轨低接头校平机,它有一个底架,底架的一端头与顶杆的一端铰接,另一端头处与油缸支座铰接,油缸固定在油缸支座上,油缸活塞与支杆的一端固连,顶杆的另一端、支杆的另一端、左、右起轨臂的一端铰接在一起,起轨臂由二段构成,两段起轨臂通过万向节铰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主体呈“三角形”状,液压驱动杆做三角形的可延长一边,驱动“三角形”顶角产生角度的变化实现铰接于顶角上的起轨臂向上位移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矫正力大,可同时矫正两根铁轨,效率高,使用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视图;
图2为图1的侧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走行状态的局部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道状态的局部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如图1、2,底架1的一端头与顶杆13的一端铰接,另一端头处与油缸7支座铰接,油缸固定在油缸支座4上,油缸活塞杆9与支杆15的一端固连,顶杆的另一端、支杆的另一端、左、右起轨臂12的一端铰接在一起,起轨臂由二段构成,两段起轨臂通过万向节铰接。
油缸7用螺丝连接在支座4上,支座4与底盘1铰接于B点,油缸内的活塞9前部安有支杆15,支杆15,顶杆13与铰链12互相铰接于C点;顶杆13与底架互相铰接于A点;油缸7(固定件)、活塞9(移动件)、顶杆13、底架1构成三铰点四连杆机构。铰链起轨臂12、14互铰于D点,且起轨臂14与D点轴用销轴18铰接,起轨臂14不但和12能相互转动,且能绕铰轴18转动。
该机底盘1上设有两个走行轮3和17,并用手搬杆19、21控制走行轮的升降,当该机工作时,底架1两端与钢轨面接触,两走行轮3、17与钢轨脱离,见图1。当作业完成后机具在轨上推行时,两走行轮3、17与钢轨面接触且支起机具使底架7两端离开轨面。见图3该实用新型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底架1上还设有下道轮2和20,并随机带有下道架28,下道轮2、20可在下道架28上推行,进行机具下道。下道装置可随机一起作业和推行。
本实用新型缸座4上设有油箱5,油缸座4上设有低、高压油路,单向阀、回油阀、溢流阀,在缸座上安有两柱塞泵置于油箱内,通过连杆等部件与把套6连接。缸座4通过高压油管与压力表10连通。油缸上腔与活塞间设有压缩弹簧8,使油缸活塞9在卸荷状态下,靠弹簧8来自动复原位。
该机工作状态时,用扳把插入把套6内,使柱塞泵产生高压油注入油缸内,活塞伸出,通过铰点C的轴推动顶杆13以铰点A为圆心向斜上方转动,从而带动铰边起轨臂12、15向上运动且带动抬轨铁16抬起钢轨28。达到校直钢轨低接头的目的。作业完成后,打开缸座上的回油阀油缸活塞9在弹簧8的压力下恢复原位,并拉动顶杆13铰链起轨臂12、15复位。此时抽出抬轨铁16,将起轨臂15、29向上抬起,使走行轮处于走行状态下(见图3)即可移动机具进行下一作业状态。
该实用新型可根据轨型不同,更换相应的抬轨铁16,以适应不同轨型低接头校直作业的要求。
为了使该实用新型在钢轨上作业和推行中保持稳定,另一股钢轨上设有滚动支承轮26支承装置。支承轮26通过连杆25与机体上的座套23连接并用插销24进行连接销定。拔出销24即可使机具与支承装置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牡丹江铁路分局林口液压起拨道机厂,未经牡丹江铁路分局林口液压起拨道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36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警报器中的定位装置
- 下一篇:音响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