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模板抛丸清理机无效
| 申请号: | 99222661.9 | 申请日: | 1999-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3568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倪延久;倪延发;倪延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延久;倪延发;倪延余 |
| 主分类号: | B24C3/00 | 分类号: | B24C3/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晶媛 |
| 地址: | 11605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板 抛丸 清理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钢模板抛丸清理机。
随着世界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对建、构筑物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对钢模板胎模就有一个较高的标准及组合尺寸。通过世界各国多年使用钢模板胎模的实践得知:在实践应用中不但要求组合胎模的平整度要规范化,而且其表面还必须十分清洁,清除施工后表面沾污的水泥积留物,甚至是铁锈。这样,才能提高建筑质量并延长钢模板的使用寿命。
使用后的钢模板除了变形和损坏需校正和焊修外,其表面积灰和锈蚀都相当严重,需彻底清理,我国目前的清理都是人工,其劳动强度大,质量差和生产率之低都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大型模板租赁站,堆积如山的模板,清理问题尤为突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清理质量和效率,延长模板使用寿命的钢模板抛丸清理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四台抛头通过抛头装置安装在装有内衬的抛箱上,模板由人工将其放在抛丸机输送装置右侧的辊道上,由辊道托着自右向左通过抛箱进行清理作业:抛打后下落的磨料混合物由抛箱底部的螺旋输送机收集并转运给安装在抛箱后壁上的斗式提升机,斗式提升机将磨料提升到高位并由安装在斗式提升机前壁面上的磨料分离装置进行分离;磨料贮箱安装在磨料分离装置的下口,经分离的磨料下落进入磨料贮箱供抛头复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除人工上下料外,模板从输送,抛丸清理,磨料循环,分离复用以及通风除尘的全自动化生产,以机械化,自动化的抛丸清理代替手工清理,彻底清除模板表面的积灰和锈蚀,使模板表面露出本色,复原如新。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仅促进建筑质量的提高,而且还大大地减轻清理的劳动强度,大幅度地提高清理质量和效率,还可延长模板的使用寿命,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于钢筋(如螺纹钢),钢管(如脚手架)等外表面的清理除锈。
本机结构精良,紧凑。
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抛头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驱动、张紧、调偏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四台抛头1通过抛头装置2安装在装有内衬的抛箱3上,模板由人工将其放在抛丸机输送装置4的右侧的辊道上,由辊道托着自右向左通过抛箱3进行清理作业;抛打后下落的磨料混合物由抛箱底部的螺旋输送机5收集并转运给安装在抛箱后壁上的斗式提升机6,斗式提升机6将磨料提升到高位并由安装在斗式提升机前壁面上的磨料分离7装置进行分离;磨料贮箱8安装在磨料分离装置7的下口;经分离的磨料下落进入磨料贮箱8供抛头复用;
所说的抛头主要包括由安装8个叶片10的抛头盘11,支承在抛头轴承座13的抛轮轴14和衬有耐磨白口铸铁内衬的抛头箱体9,抛轮轴14上可安装直形叶片或弧形叶片,具有互换性;抛轮轴14与抛盘毂12采用1∶12锥体加平键联结的结构,用定心环17将驱动盘18和分丸轮16的定心面套装在一起,实现分丸定心;分丸轮与叶片间装有控制套15,控制套15可在360°范围内转动,从而实现抛头出丸角在360°范围内可调。
所说的螺旋输送机,主要包括上有左、右螺旋板和中间叶轮组成的螺旋轴,其一端由一对背装的圆锥滚子轴承,另一端由含由轴套支承在抛箱底部,用它收集抛打后下落的磨料并由叶轮将其送到斗式提升机的底仓。
其上驱动、张紧、调偏结构是电机23通过三角皮带,套装在上带轮轴端的齿轮减速器19驱动上皮带轮22转动,上皮带轮轴连同齿轮减速器19一起通过一对调心球轴承20用一对调整螺栓21吊装在斗式提机箱体25上;固定在斗式提升机箱体25外壁上的调整器24调整减速器19的位置。从而调整螺旋输送筛分机链条的松紧度,最后通过移动电机调整皮带张紧力,从而实现上带轮驱动并可进行张紧,调偏。
使用时,安装操作平台和通风除尘装置,实现钢模板抛丸清理自动化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延久;倪延发;倪延余,未经倪延久;倪延发;倪延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26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