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程管束电热交换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9219650.7 | 申请日: | 1999-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3596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19 |
| 发明(设计)人: | 陶骏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骏昌 |
| 主分类号: | F24H1/18 | 分类号: | F24H1/18 |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振勤 |
| 地址: | 250308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束 电热 交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设备,特别是涉及用电阻式电热管与水直接进行热交换的装置。
热水锅炉是供热的一种主要加热装置,现在较广泛使用的有燃煤、燃油、电加热锅炉,以及真空热水机组。烧煤锅炉虽具有投资少的优点,但其能源利用率低,污染环境,且启动速度慢,在自动控制方面,除了大型锅炉外,一般中小型的燃煤锅炉都难以达到自控。燃油锅炉虽然比较快捷,但今后油价上升和安全防火的问题也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担心和不方便,而且燃烧机大多需要进口,使日常维修成为难点,使在今后的推广使用上受到限制。而真空热水机组由于因造价太高,大部分用户的经济能力难以承受。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大力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把目光已转移到电加热锅炉上,而传统的电加热锅炉一般是在锅炉筒内加电热管,由于是集中加热能耗大、热效率低、水的热稳定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程管束电热交换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组合灵活、换热效率高、电热管与水直接换热、便于自动化控制。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采用在组成管束的每支水管内腔直接安装电热管,将同一束的若干管按同程并联的结构排列组合,使同束各管的过流量和温度相等且稳定均恒,使水流可达到分管加热、集中混合的要求,通过调整变压系统,可实现温度平滑无级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由水管、电阻式热管、阀门、保护外壳组成。在供热系统水泵的作用下,循环水经进水管分配进入管束中,加热管束为一排同长度的粗水管,在管束的各管内循环水被电阻式热管分别加热,在出水管中汇合,由于管束为同称并联,因此每组管的热水为先进的后出、后进的先出,从而可达到热水的进出平衡。作为整个加热机组可根据需要选择本装置的组数,如同积木一样按同程并联的原则任意组合。并联排管中,排与排之间也采用同程式结构,使每排的流量和温度相等且稳定均恒。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是进水管、2是加热水管、3是进水阀、4是法兰盘、5是保护外壳、6是电阻式加热管、7是出水管、8是出水阀、9是热管插座(支撑架)、10是保温材料。
图中,在保护外壳5外有进水管1和出水管7,在水管1和7的顶端分别设法兰盘4,法兰盘4外端安装有进水阀3和出水阀8,在保温外壳5内进水管1和出水管7分别与一束(两根以上)同长度的加热水管2首尾联通,即管2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1和出水管7联通。在加热管2的端点处装有热管座9,电阻式热管6直接插在热管座9上,使其不与管2内腔壁直接接触,以减少电阻式热管6的损耗。由于管2间为同程并联,即进水阀3和出水阀8之间的各水管的总长度相等。当供热系统的循环水流进本装置进水管1后,被分配进入加热管2中并被其中的电阻式热管6加热,在出水管7中汇合,经阀8流出本装置。为了防止本装置的散热可在保护壳5内腔空间处装满保温材料10。
维修时,先关闭水阀3和8,然后卸开法兰盘4,本装置就被从供热系统上拆卸下。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用户要求将多组同积木一样任意组合,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组合灵活、换热效率高、升温快、没有环境污染,维修更换方便、快捷,便于采用自动化控制。特别是在环保和自控的方面,相对于烧煤和燃油锅炉来说有不可相比的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骏昌,未经陶骏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96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