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遮隔可转向轴流式换气扇无效
申请号: | 99218924.1 | 申请日: | 199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3883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19 |
发明(设计)人: | 罗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瑛 |
主分类号: | F04D25/14 | 分类号: | F04D25/14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萍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曾建跃 |
地址: | 337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遮隔可 转向 轴流 换气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气扇,特别是一种全遮隔可转向轴流式换气扇。
现有的换气扇是以改变电动机的正转或反转实现进气或排气的。由于同一风叶的正转或反转实现进气或排气,局限了风叶的进出风角度的优化设计。目前市场上的换气扇均存在风量小、效率低、噪声大之不足。其结构上采用敞开式或百叶窗遮隔式,防尘、隔热效果差。风叶用螺纹固定于电动机轴伸端,容易生绣或崩丝,拆卸清洗困难,已不能适应市场之需求。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高效、节能、低噪声、全遮隔、可转向,设有集、输油槽、双贮油箱、造型完美,便于安装、拆卸、清洗的全遮隔可转向轴流式换气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壳体、风叶、电动机、电源线、电源开关和立柱,其特点是电动机下面设有转向机构;壳体上设有启闭机构;壳体内壁设有输油槽和集油槽;并设有前、后双贮油箱和带弹簧卡头的螺旋浆推进型风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进气方式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排气方式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启闭机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转向机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风叶弹簧卡头状态示意图;
图中:1、前遮盖 2、壳体 3、风叶 4、电动机 5、安装孔 6、转向开关 7、电源线 8、电源开关 9、前贮油箱 10、输油槽 11、启闭机构 12、弹簧卡头 13、推力轴承 14、立柱15、空芯立轴 16、电气盒 17、转向机构 18、集油槽 19、外套防尘罩 20、后贮油箱 21、后遮盖 22、电动机轴 23、定位槽
其中:
11、启闭机构(11-1电动机、11-2主动轮、11-3从动轮、11-4前支架、11-5后支架、11-6定位开关)
12、弹簧卡头(12-1按键、12-2弹簧卡、12-3导向块)
17、转向机构(17-1电动机、17-2主动轮、17-3从动轮、17-4定位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机4与空心立轴15铆合后,外套防尘罩19安装于壳体2的立柱14上,由推力轴承13支承并定位,保证运转灵活;空心立轴15底端装有从动轮17-3与主动轮17-2、转向电动机17-1和定位开关17-4组成转向机构17并与转向开关6相接(如图2、3、5所示)。在电动机轴22伸端设有定位槽23安装带弹簧卡头12的螺旋浆推进型风叶3组成本实用新型机体。风叶弹簧卡头12由按键12-1、弹簧卡12-2和导向块12-3组成。拆卸风叶3时,用手指按紧按键12-1推动弹簧卡12-2向内移动,在导向块12-3的作用下,弹簧卡12-2向两边张开,与定位槽23脱开,即可取下风叶3。反之,弹簧卡12-2将风叶3牢固地卡紧在电动机轴22伸端的定位槽23上。(如图1、6所示)。壳体2的前后通气面分别安装前遮盖1和后遮盖21与启闭机构11的启闭电动机11-1、主动轮11-2、从动轮11-3,前支架11-4,后支架11-5和定位开关11-6组成前后双层遮隔启闭机构并与电源开关8相接(如图1、4所示)。在壳体2的下方内壁开设两条纵向输油槽10,后半部内壁开设多条环形集油槽18,正面中间设有一个较大的抽屉式前贮油箱9;后遮盖21内侧面开设纵向输油槽和横向波浪形集油槽,其下端带有2/3园筒形自卸式后贮油箱20;风叶3运转时,在离心力和强气流的作用下,形成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收集,输送,贮存系统(如图2、3、4所示)。电动机绕组引线由电动机4内部经空芯立轴15进入壳体2底部的电气盒16内,与电气元件,控制线路,电气开关等连接组成封闭的电气控制系统(如图2、3所示)。电动机的调速电源、启闭电源均由电源开关8控制。换气方式(进气或排气)的选择由转向开关6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瑛,未经罗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89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封闭箍的包装桶
- 下一篇:一种煤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