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的游标控制器无效
| 申请号: | 99217222.5 | 申请日: | 1999-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3922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16 |
| 发明(设计)人: | 秦元正;梁立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1/20 | 分类号: | G06K11/2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游标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游标控制器,尤指一种能降低制作及按装成本并得减少插件重复率的电脑的游标控制器。
游标控制器是目前电脑最重要的周边装置之一,现有的游标控制器多采用半光学式。如图4所示,现有的游标控制器10利用滚轮11作为滑动元件,在滚轮11的纵向与横向位置分别设有二具滚轴121的光盘12,光盘12周围设有数个齿片122,齿片122与齿片122间形成有一定间距123,并且在电路板20上相对于齿片122的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一接收器21与发射器22(一般采用发光二极管与光接收器)。
当滚轮11滑动时,即带动两滚轴121转动,而使光盘12在发射器21与接收器22间转动,当发射器21的光射至齿片122位置,光线将被遮断,则接收器22无法接收到光信号。而光射至齿片122间距时,接收器22则能顺利接收到光信号。藉由遮闭与接收的变化,形成信号的高低准位变化,产生相对应于屏幕的X、Y轴的座标信号,使游标能随游标控制器10的动作,而相对座标滑移。
然而,在游标控制器10的制造过程中,其电路板20的电子元件均是采用人工的插件方式,前述的X、Y轴的发射器21与接收器22的个数即多达四个,换言之,每一作业人员即需进行四次元件的插接,且每一个均必须要保持其一致的插接角度,以使发射与接收的路径一致,在大量生产中个人插接方式,具有较高的不良率,而严重影响到游标控制器的灵敏度,因此以发射、接收器两者所组成的对耦方式在实际生产中,具有增加工时成本、不利插接、不良率高的缺点,有必要进一步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反射式遮断器的游标控制器,其中的遮断器包括有一发射部与接收部两部分,此两部分为一体成型并呈直线排列,构成反射式遮断器,使游标控制器在人工插件时,能经一次组装动作,即可将遮断器组装于电路板上,以避免重复插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措施:
本实用新型的电脑的游标控制器,包括:一滚轮、一电路板、一光盘、一遮断器;遮断器组设于光盘的侧边;遮断器包括一发射部与一接收部两部分,此两部分以一体成型,并排列在光盘的同一侧,呈直线排列,发射器所射出的光线射至光盘,由光盘反射回接收部,构成一反射式遮断器。
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使用新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游标控制器的遮断器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遮断器的组合立体图;
图3:为图2中遮断器与光盘的组装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遮断器处于未接收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遮断器处于接收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遮断器30包括有一发射部31与接收部32两部分;此二者是一体成型呈直线排列状,称之为反射式遮断器,遮断器30组设于光盘12的侧边,相对于光盘12周围的齿片122位置,当游标控制器10移动时,光盘12随着滚轮11的滚动而转动,若齿片122间的间距转动至接近发射部31时,发射部31所射出的光线即穿透过间距,接收部32即接收不到任何讯号(如图4所示),而当齿片122接近发射部31时,发射部31所射出的光源即投射至齿片122上,并被齿片122反射而由接收部32接收(如图5所示),藉由这种间隔地接收到反射光信号的变化,形成信号的高低位变化,产生相对应于屏幕的X、Y轴的座标信号,使游标控制器10的游标能随游标控制器10动作,而相对座标滑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遮断器中发射部及接收部为一体,成直线排列,形成反射式遮断器,因此制作省时,组装方便,且成本低,且遮断器一经插接后,遮断器的高度与角度亦不需进行调整,其可增加游标控制器在滚轮移动的判读灵敏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以上叙述是借较佳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72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