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升降移动附属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9216625.X | 申请日: | 1999-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3826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14 |
| 发明(设计)人: | 施佑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佑霖 |
| 主分类号: | B60S9/22 | 分类号: | B60S9/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领弟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升降 移动 附属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汽车升降移动附属装置。
在现代汽车几乎已经成为每个家庭都有的交通工具。汽车数量的大幅增加,相对使停车位愈来愈难找,或是有停车位,但因前后距离只比车身长度稍长而无法停车;又当汽车行驶在泥泞路段,如竞技场地或山上产业道路等,而发生车轮陷入泥沼致使无法行车时,其等待拖车求援所浪费的时间及金钱,则成为困扰车主的问题之一;此外,有些只会开车而不懂如何保养汽车的车主,于车胎遭利物剌破时,因不懂如何使用千斤顶而无法自行换轮胎,同样需等待求援,造成时间及金钱上的浪费。以上种种情况皆系因汽车本身未附设可原地左右移动及升降汽车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停车、方便修车及可自身求援的汽车升降移动附属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升降机构、移动机构及控制器;升降机构包括置于箱体内的驱动结构及两组传动结构;两组传动结构包括连杆组及输入、输出端分别与驱动结构及连杆组连接的传动副;移动机构包括驱动结构、主、被动移动轮组及输入、输出端分别与驱动结构及主、被动移动轮组连接的传动结构;主、被动移动轮组包括轮体及两端分别枢接于箱体及轮体轴心的摇杆组;升降机构传动结构的连杆组另一端枢接于移动机构主、被动移动轮组的摇杆组中部。
其中:
升降机构的驱动结构包括直流电机、传动杆及输入、输出端分别与直流电机及传动杆连接的减速器。
升降机构的传动结构包括蜗轮蜗杆传动副、具有正、反螺纹的左、右空心螺杆、分别螺装在左、右空心螺杆上的左、右传动螺组及一端分别枢装在左、右传动螺组两侧的连杆组。
传动螺组两侧的空心螺杆上枢设有微动开关,于微动开关相对内侧皆凸设有控制钮。
移动机构的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汽车底部的箱体及置于箱体内的直流电机、传动杆及输入、输出端分别与直流电机及传动杆连接的减速器;传动杆的另一端系配合轴承穿枢于升降机构的左空心螺杆内部。
移动机构的传动结构包括蜗轮蜗杆传动副及皮带传动副;蜗轮蜗杆传动副包括固定安装在传动杆上的蜗杆及枢装在驱动结构箱体内并与蜗杆啮合的蜗轮;皮带传动副包括位于蜗轮两侧并与其连接成一体的两主动皮带轮、两传动皮带及分别经两传动皮带与主动皮带轮连接的两被动皮带轮。
设于汽车内的控制器内设有控制电机正反转的电路,该电路与升降机构驱动结构及移动机构驱动结构的直流电机连接,控制器上设有控制升降机构直流电机正、反转的上、下键及控制移动机构直流电机正、反转的左、右键。
主动移动轮组轮体及被动移动轮组轮体轴心处及两组被动移动轮组轮体的轴心处分别连设连动杆。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升降机构、移动机构及控制器;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结构及两组传动结构;传动结构包括连杆组及传动副;移动机构包括驱动结构、主、被动移动轮组及传动结构;主、被动移动轮组包括轮体及两端分别枢接于箱体及轮体轴心的摇杆组;升降机构传动结构的连杆组另一端枢接于移动机构主、被动移动轮组的摇杆组中部。
组装时,以升降机构及移动机构的箱体安装于汽车底部。当欲提升汽车时,藉由装置于车内控制器控制升降机构及移动机构。启动升降机构的直流电机,以驱动减速器,并经传动杆带动两传动结构动作,使一端枢装于移动机构主动移动轮组及被动移动轮组的摇杆组上的连接杆组驱动摇杆组朝外摆动,使轮体支撑于地面上,以在原地将汽车车体连同车轮提升以离开地面。反之,当摇杆组朝内摆动时,则将汽车下降。当左、右传动螺组向左(向右)移动并碰触该控制钮,便可使驱动结构的直流电机停止动作。当欲移动汽车时,启动移动机构的直流电机,以驱动减速器,并经传动杆及传动结构驱动主动移动轮组的轮体及经连动杆带动被动移动轮组的轮体转动,以于原地使汽车左、右移动,以提高车主于停车、修车及自身求援的便利性,不仅可使车主便于停车、方便修车,而且可自身求援,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4、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B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升降机构1、移动机构2及控制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佑霖,未经施佑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66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