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人医用高压氧舱一坐一卧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9215337.9 | 申请日: | 1999-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3846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28 |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中;陈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医疗设备厂 |
| 主分类号: | A61G10/02 | 分类号: | A61G10/02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赛云 |
| 地址: | 315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人 医用 高压 氧舱一坐一卧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病人进行高压氧治疗的专用医疗设备。
高压氧舱是对病人实施高压氧治疗的专用设备,可适用于内科、外科、神经科、五官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对一氧化碳中毒、空气栓塞、气性坏疸等疾病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对老年性疾病、体育运动后的疲劳恢复也有一定的疗效,它因体积小、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应用灵活而深受医务界的普遍欢迎。高压氧舱从开发以来,已由单人舱向双人舱改进,且双人舱通过活动拖板具有纵向推拉功能,解决了单人舱病人在舱内的孤独幽闭感和护理人员不能进舱护理的缺点。但该双人舱是采取两把高靠背座椅结构,病人坐在座椅上接受治疗,如遇到重症或不能采取坐姿的病人,就必须将两把座椅卸下,然后将一张特制的病床放在活动拖板上,病人才可卧姿接受治疗。拆卸座椅、安放病床既繁琐又费力,且只能治疗一人,从临床角度看,各医院很少采用此方案,使适用范围受到限制,这是缺陷之一;其次,活动拖板的纵向移动受悬臂梁的结构限制,不可能加长,给病人的上、下床带来了不便,这是缺陷之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皆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双人坐卧兼容治疗方式、活动卧床不仅随活动拖板同步移动还可沿着活动拖板相对移动的双人医用高压氧舱一坐一卧结构,实现真正意义的方便病人上、下床和满足重症病人或特殊病人的治疗需要,也为护理人员进舱陪护创造有利条件。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施:包含舱体,舱体的舱口处设有密封扣接的转圈和舱门,舱体内设有可向外推拉的活动拖板及实现其推拉的纵向移动机构I和作锁定的拖板锁,活动拖板上固定有座椅,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活动拖板上还设有构成一坐一卧治疗方式的活动卧床,该活动卧床相对活动拖板之间设有纵向移动机构II及移动限位结构。
所述的纵向移动机构I包括设置在活动拖板两侧的固定在舱体内壁的支轴,支轴上设有在拖板槽轨中活动的支轮,前方中部固定一尾轮架,尾轮架中设有沿尾轮轨活动的拖板尾轮。
所述的纵向移动机构II包括在活动拖板两侧设有固定的导轨桩和下导轨,相应的上导轨连接在导轨桩上,上、下导轨之间设有与其吻合导向运动的二对床轮及横向支撑作用的床轮轴,床轮通过床腿和“Z”型架与活动卧床固定。
所述的活动卧床移动限位结构包括与床横档固定的拉手座,位于拉手座内的限位销用销子连接在销拉手下部偏心处通槽中,弹簧套在限位销上,与限位销配插的上导轨上的插孔。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结构基础上增设了活动卧床和活动卧床的双重相对移动结构,实现了坐卧兼容的治疗方式,方便了重症病人或特殊病人的治疗需要,方便了一般病人的上下床,也为护理人员进舱陪护创造了有利条件。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再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侧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放大图。
参见图1-3,双人医用高压氧舱一坐一卧结构具有呈圆筒状有观察窗的舱体(16),舱体内壁贴有不锈钢亚光板,舱体的舱口处设有密封扣接的转圈和舱门(图中未示)。舱体内设有可向外推拉的活动拖板(17)及实现其推拉的纵向移动机构I和作锁定的拖板锁(12),拖板锁防止活动拖板推入后自动向外返回,转动拖板锁使其卡入舱体固定槽而锁定。
在活动拖板上设有构成一坐一卧治疗方式的活动卧床(3)和座椅(10),活动卧床相对活动拖板之间设有纵向移动机构II及移动限位结构,构成活动卧床具有双重移动功能,既可随活动拖板作同步纵向移动又可相对活动拖板作纵向移动动作。
活动拖板(17)由钢板作支承板,表面覆盖有阻燃装饰材料,外端部设有推拉用的拖板拉手(11)。
纵向移动机构I是实现活动拖板(17)向外推拉纵向移动的机构,它包括设置在活动拖板前后两侧的焊接固定在舱体内壁的4个支轴(14),支轴上设有支轮(13),该支轮可在与活动拖板固定的拖板槽轨(25)中转动,使活动拖板纵向移动顺畅。为了防止支轮被卡死在拖板槽轨中,在支轮前方设有固定在支轴上的限位侧轮(24),确保支轮与拖板槽轨之间的转动间隙。活动拖板的前方中部固定一尾轮架(23),尾轮架中设有沿尾轮轨(20)活动的拖板尾轮(22),它随活动拖板一起纵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医疗设备厂,未经宁波市医疗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53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汽车仪表板
- 下一篇:特技摄影景像合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