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自行车架无效
| 申请号: | 99214283.0 | 申请日: | 1999-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3848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28 |
| 发明(设计)人: | 许云龙;王春元;许瑞利;赵清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云龙 |
| 主分类号: | B62K3/04 | 分类号: | B62K3/04 |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强 |
| 地址: | 065802***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自行 车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自行车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支点的弹力减震自行车架。
近年来,随着各种具有避震功能自行车的发展,各种与其相配套的减震车架也相继出现,按其运动部件既后平叉的结构来分,有平叉式和立体三角平立叉式,因为它们与车架前三角架相连接都只有一个连接点,所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例如:对于平叉式减震车架来说,其平叉是一种平面框架结构,两根平叉管后端是不封闭的,也就是说是一种悬臂状态,在外力作用下,最易产生水平方向的偏移和垂直方向的扭曲,从而造成车轮偏移和晃动,出现骑行不稳的现象。而立体三角平立叉式减震车架,虽然平立叉本身的刚度得到了加强,但由于其与车架前三角的连接仍然只有一个支点。因此,车架的整体稳定性仍不够理想。同时,它们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后衣架的安装问题始终没能有效的解决,因为对于减震车架来说,车架的前三角与后平立叉是相对运动的,因此要求衣架前端要转动,衣架上端铆钉处也要转动,都不能固定紧,因而整个衣架的安装就不很稳固,极易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以上提到的减震车架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两个支点,且整体稳定性好,又便于安装后衣架的新型减震自行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减震自行车架,它包括车架前三角架、车架后平、立叉、压杆弹簧,其技术改进之处在于:在其后立叉的上端焊接有一个支架,支架的左下端与摆臂连接,摆臂的另一端连接在车架前三角架的立管中部的支承座上。
上述减震自行车架后立叉上的支架与摆臂之间,摆臂与前三角架立管中部的支承座之间均是以销轴连接。
上述减震自行车架的后平叉的前端与车架前三角架下端中接头上的支承板也是以销轴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局部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B向局部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减震自行车架包括车架前三角,还包括车架前三角立管1、立管下支承座2、摆臂3、销轴4、支架5、后立叉6、中接头7、支承板8、销轴9、后平叉10、压杆弹簧11、销轴12,后立叉6的前端焊接有支架5,支架5的左下端用销轴4与摆臂3相连,摆臂的另一端则用销轴12连接在车架前三角立管1的下支承座2上,而后平叉10的前端与中接头7上的支承板8用销轴9连接。
由图1可以看出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得车架的后平立叉与车架前三角的连接共有两个支点,一个是在车架中接头的支承板8上,另一处是车架立管1的支承座2上,此处通过摆臂3与立叉6前端的支架5上的销轴4相连接。当摆动时,后平、立叉整体围绕销轴9旋转,同时立叉前端的销轴4处推动摆臂3围绕销轴12转动,因而整体后平、立叉就有了支承板8和支承座2两个支点,使得平、立叉的稳定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又由于立叉6的前端设有支架5,它的上端可与衣架相连接,衣架支棍仍安装在后轮轴上,由于衣架是安装在同一个部件上,没有相对运动,两个连接点都能完全紧固,因而衣架安装的非常稳固,而与后平立叉同步运动,总保持它们之间的相对静止状态,使得后衣架的安装和整体车架的稳定性都得到圆满的解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云龙,未经许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42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操动机构
- 下一篇:汽车底部移动折叠式检修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