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立窑无动力高压静电专用除尘器无效
| 申请号: | 99214005.6 | 申请日: | 1999-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3781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17 |
| 发明(设计)人: | 何继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继宗 |
| 主分类号: | B03C3/04 | 分类号: | B03C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立窑无 动力 高压 静电 专用 除尘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一种机立窑无动力高压静电专用除尘器。
机立窑烟气的除尘排放,历耒是个老大难问题。为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环保局制定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计划中规定,到2000年全国烟尘排放总量不得超过1750万吨。届时,将淘汰所有年产量小于44万吨以下的立窑。面对规划要求,机立窑生产工艺中的除尘设备,其现状不容乐观,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机立窑中采用沉降室除尘,其靠自然沉降粒径>50um的粉尘,其基本属于无动力不消耗电能,投资小,无需管理,但其除尘效率只能在40-50%左右,无法实现达标排放。
2、立窑中采用水收尘器用水滴或厚度约2mm的水膜作为捕尘体,烟尘排放浓度接近150mg/m3,但其需装置引风机,投资约45万元左右,且故障率高,管理要求严。
3、机立窑中采用电除尘器,其能将作用力直接施加到烟气中的尘粒上,使之与气体分离。因此,相对于其它种类的除尘设备,电除尘器分离尘粒所耗用的能量最低,同时,其具有阻力损失小,不影响生产工艺操作,处理风量大,能捕集微细粉尘,除尘效率高,日常维护简单等诸多优越性。但其也存在着需用引风机做动力,低温易结露,运行费用高,一次性投资大和不适应机立窑中锻烧频繁变化的工况条件,且变化的工况条件影响收尘效果。
4、为了克服如上所述机立窑除尘设备中所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动力高压静电专用除尘器,使其适应机立窑生产中操作运行频繁变化的工况条件,且无需动力配置,节约能源,结构简单合理,除尘效率高,投资少,适应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无动力高压静电专用除尘器,根据机立窑上装置高烟囱,或者把烟囱安装在沉降室上,由于烟囱内热气体受到外界空气的浮力而形成热压差,使其具有自下向上流动的运动原理,采取将电收尘器7垂直安装在沉降室6的顶部上,适当高度的烟囱装置在电收尘器7上,烟气从机立窑烟囱4的输送管进入沉降室6。
所述无动力高压静电专用除尘器的沉降室6,其顶部内前部设置具有增湿功能的喷嘴5,喷嘴5由微机控制的温度传感器设定一定的温度范围,超过一定温度范围时喷嘴喷射水雾。
所述无动力高压静电专用除尘器的电收尘器7的外壁侧设置一外挂式绝缘子室,高压电源经绝缘子完全不接触烟气,低温烟气进入电收尘器的内部,绝缘子永不结露爬电,大大提高了电收尘器的运转率。
所述无动力高压静电专用除尘器的电收尘器,采用电量电流不发生变化的恒流电源,为了使其供电电源与烟气的比电阻变化相匹配,电收尘器阳极板与阴极线之间加宽间矩,形成宽间矩电场。
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由于将静电收尘器安装在沉降室的顶部,再将烟囱装置在静电收尘器的上边,利用立窑烟气的热压差,通过静电收尘器自然拨风,不需要引风机。既避免了风机对窑房的疲功性振动,又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运行费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外挂式绝缘子室,利用电收尘内的负压使绝缘子完全不接触烟气,不用任何加热结构,绝缘子永不结露爬电,大大提高了电收尘器的运转率。
立窑生产由于其固有的工艺特性,烟气的温度、湿度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改变,温度湿度的变化体现的是比电阻的变化,而现有可控硅整流高压电源的火花自动跟踪还无法提前预测烟气比电阻的改变趋势,致使电场的特性始终难以与烟气的特性相匹配。电源的自身保护功能差,电压、电流指针大部分时间从零位向上攀升,至某个刻度又突然降到零位,等几秒钟后再从零位向上攀升,再降到零位,周而复始。除尘所必需的电晕功率难以送入电场,使除尘效果不好。本实用新型选定了恒流电源,恒流电源以电晕电流不变应万变,使电场内的电晕功率不变。能极好地与烟气比电阻的变化相匹配,提高专用除尘器运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继宗,未经何继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40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