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墨列印系统的减震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9213775.6 | 申请日: | 1999-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3721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05 |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J2/07 | 分类号: | B41J2/07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列印 系统 减震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减震控制装置,尤指一种适用于喷墨式印表机、传真机、绘图机、影印机...等列印系统的减震控制装置。
传统习知的喷墨式列印系统(印表机、传真机、绘图机、影印机...)如图4所示,多是以一载具61承载着墨水匣62滑行于滑杆63上,另以一环形皮带64环绕于一滚轮66与马达65转轴651以提供动力,其载具61以固定部611固设于皮带64上,故能受马达65与皮带64的牵引移动位置而进行列印。
然而,习知喷墨式列印系统的载具61、墨水匣62具有一定的重量,由于列印速度极快,载具61与墨水匣62快速来回往复移动的动量对机体产生震动,小则列印线条变形、阴开,大则损耗机件、产生噪音,均非理想。
创作人是因于此,本于积极创作的精神,亟思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喷墨列印系统的减震控制装置”,几经研究实验终至完成此项嘉惠世人的创作。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喷墨列印系统的减震控制装置,以便能减少机体的震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喷墨列印系统的减震控制装置,以便能具有极高的列印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喷墨列印系统的减震控制装置,以便能保护机件、延长寿命、减低噪音。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喷墨列印系统的减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驱动装置,包括一马达凸伸有转轴,一滚轮,及一传动带呈环形带体环绕于转轴与滚轮上,该传动带受转轴与滚轮分隔分别形成第一带体及第二带体;第一导引机构,平行延伸于第一带体一侧;喷墨装置,包括一载具用以承载墨水匣,该载具具有固定部固设于第一带体上,并以导引部滑行于第一导引机构上;以及配重件,是以定位部固设于传动带的第二带体上,且位于与喷墨装置的对称位置处。
当马达运转、驱动传动带作快速来回往复运动时,喷墨装置与配重件的移动方向恰好相反,因动量守恒定律促使二者产生的动量正好抵销,故可减少对机体产生的震动,提供极高的列印品质,且能保护机件、延长寿命、减低噪音。
其尚包括有第二导引机构平行延伸于第二带体一侧,且该配重件具有一导引部,以便能配合滑行于该第二导引机构上。
其中该第二导引机构是一圆杆轨条,配重件的导引部是呈一贯孔。
其中该配重件的重量,是介于充满墨水后的喷墨装置总重量,与用尽墨水后的喷墨装置总重量之间。
其中该配重件的定位部是呈一半圆形凹槽。
其中该传动带是一时规皮带。
其中该第一导引机构是一圆杆轨条,载具的导引部是呈一贯孔。
由于本实用新型构造新颖,能提供产业上利用,且确有增进功效,故依法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功效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上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4是传统习知的喷墨式列印系统。
为能让贵审查委员能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一较佳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请同时参阅图1、2及图3,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其整体是组设于喷墨式普通纸传真机机体内(因是习知,图未示)。本实施例以马达11、滚轮12及一传动带13组成一驱动装置1,如图所示,马达11凸伸有一转轴111。在本实施例中,该传动带13为一时规皮带,呈环形带体环绕于转轴111与滚轮12上,传动带13受转轴111与滚轮12分隔分别形成有第一带体131与第二带体132。一形状如圆杆轨条的第一导引机构2平行延设于第一带体131一侧。
一载具31承载着墨水匣32以组成一喷墨装置3,该载具31是以固定部311固设于第一带体131上,并以一挖设成贯孔的导引部312套设于第一导引机构2的圆杆轨条上可沿其滑行。
配重件4亦以其半圆形凹槽形成的定位部41供时规皮带压设于其内而固设于传动带13第二带体132上,其压设位置恰位于喷墨装置3固定于第一带体131位置的左右对称位置处。本实施例尚以一圆杆轨条状第二导引机构5平行延设于第二带体132一侧,配重件4的贯孔状导引部42便能套设于圆杆轨条上而于第二导引机构5滑行,具有较佳的稳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37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盗瓶盖
- 下一篇:复合孔微型阀高效塔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