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婴儿背架的收合折叠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9212414.X | 申请日: | 1999-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3767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10 |
| 发明(设计)人: | 保罗·葛拉德·卡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罗·葛拉德·卡曼 |
| 主分类号: | A45F3/10 | 分类号: | A45F3/10;A47D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克臻 |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折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背架的收合折叠装置,尤其指收合折叠方便且不占体积的收合折叠装置。
一般常用的婴儿背架虽然可提供婴儿背架的功能且可以当做婴儿推车,由于体积大、构件多且折叠不方便,相对比较占用空间,因此不利于储放运输,也因而降低了对外的产品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婴儿背架收合折叠方便且相对占用更少体积的收合折叠装置,以节省空间,便于运输储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背架的收合折叠装置,其中该婴儿背架主要由前背带架、后背带架、婴儿带座、两前支架、底支架、两后支架等构件所组成,且婴儿带座设于前、后背带架之间并包括有乘座带本体、婴儿扣带、肩部扣带、前支带以及具有公扣带与母扣带的下腰带;该前背带架,主要由两撑杆与前连接座组成,其中该两撑杆的上方与前连接座连接,而两撑杆的下方则分别与两上衔接座的一侧枢接,另外该两撑杆的下方各具有一突块,该突块各具定位孔可供定位钩的一侧钩卡,再由定位钩的另一侧与固定在上衔接座的弹性元件钩卡;该后背带架,主要由两撑杆与后连接座组成,其中两撑杆的上方与后连接座连接,而两撑杆的下方预定部位则分别藉由锁固元件分别与上衔接座预定部位锁固连结,并由该两撑杆的下端分别伸入下衔接座,并由枢接元件与下衔接座枢接;该两前支架,分别由该两前支架的上端穿入下衔接座的定位槽并由锁固元件固定,且该两前支架分别由其下方预定部位与两下固定座的一侧连结固定,并由该两下固定座的另一侧与底支架的两支杆的外侧枢接;该底支架,主要由两支杆以及一枢接座组成,由两支杆的内侧与枢接座枢接,而该两支杆的外侧分别与两下固定座的另一侧枢接,且该枢接座的上方与婴儿带座的前支带下方连接;该两后支架,其上方分别与下衔接座枢接,两后支架的下方预定部位则分别与连接绳的一侧连结,再分别由该连接绳的另一侧与下腰带的公扣带与母扣带的一侧预定部位连结,进而当前述公扣带与母扣带相互扣合时相对亦将两后支架向前枢转而向两前支架枢转靠拢而抵靠定位。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组成,则当欲收合折叠时,前背带架可向后背带架靠拢收合,而两后支架则可向两前支架收合靠拢,底支架两支杆亦可被同时向内枢转收合,随即再将前述已靠拢收合的前背带架与后背带架同时向后侧下方枢转并靠向前述已靠拢收合的两前支架与两后支架即完成收合折叠,达到折叠方便,体积小不占空间,便于收藏储存运输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立体参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后支架已靠合定位后的使用状态立体参考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要构件简易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要构件简易侧视图(已收合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要构件简易侧视图(已收合并弯折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要构件简易正视图(已收合状态)。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要构件简易正视图(已收合并弯折状态)。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构件断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构件断面示意图(已枢转一角度)。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背架的收合折叠装置,其中该婴儿背架系由前背带架1、后背带架2、婴儿带座3、两前支架4、底支架5、两后支架6等构件所组成,且前述的婴儿带座3是设于前、后背带架1、2之间并包括有乘座带本体31、婴儿扣带32、肩部扣带33、前支带34以及具有公扣带351与母扣带352的下腰带35;
该前背带架1,系由两撑杆11与前连接座12(参考图7)所组成,其中该两撑杆11的上方111与前连接座12连接,而两撑杆11的下方则分别与两上衔接座71的一侧枢接,另外该两撑杆11的下方各具有一突块112(参考图9),该突块112均各具定位孔1121可供定位钩113的一侧钩卡,再由定位钩113的另一侧与固定在上衔接座71的弹性元件70钩卡;
该后背带架2,系由两撑杆21与后连接座22所组成(参考图7),其中两撑杆21的上方211与后连接座22连接,而两撑杆21的下方预定部位则分别由锁固元件210(参考图9)分别与上衔接座71预定部位锁固连结,并由该两撑杆21的下端212分别伸入下衔接座72,并由枢接元件213与下衔接座72枢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罗·葛拉德·卡曼,未经保罗·葛拉德·卡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24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