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逆活动扳手无效
| 申请号: | 99211457.8 | 申请日: | 1999-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3926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23 |
| 发明(设计)人: | 翁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玉良 |
| 主分类号: | B25B13/14 | 分类号: | B25B13/14 |
| 代理公司: | 唐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红 |
| 地址: | 06303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逆 活动 扳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特别是一种具有可逆功能的可逆活动扳手。属于五金工具技术领域。
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扳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扳口(即为2个扳牙之间的距离)大小固定的,另一种是扳口大小可调的。扳口大小固定的扳手,其结构是由板柄和板牙的两部分固接为一体。扳口大小可调的扳手,其结构是两个板牙中的一个扳牙与扳柄固接为一体将其称之为扳体,另一个扳牙是可以活动的,它通过其上带有的插杆穿在固定扳牙下部的插孔中,而与板体连接,调节螺杆用来调节并固定扳口的大小。无论是扳口可调的还是固定的板手,其共同点是扳口的形状在使用时是固定不变的,这一点原则上讲是必要的,否则扳手就难以拧动螺母。它们的不足之处是:使用不方便。表现在:每次往螺母上套扳手时都要准确地对准扳口,否则套不上去。同样取下扳手时,也要顺着扳手的位置将其取下,否则偏了就不好退。而且在使用时要不断的退下、套上扳手。使用可调扳口的扳手时,使用者要用手指随时调整螺杆,当要套上扳手时让扳口扩大,需套上后再拧紧要退下扳手时再让扳口扩大,这样虽然套上退下容易了,但扳手不能连续的来回拧,操作起来十分繁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扳心与扳牙、扳心与扳柄分别采用转动副连接,能够非常容易地套上退下,并且可以连续拧的可逆活动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扳心、扳牙、扳柄,其结构要点是:扳心的上部通过转动副与扳牙连接,扳心的后部通过转动副与扳柄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扳心与扳牙,扳心与扳柄分别通过转动副连接,便于操作,使用操作时不用特别准确地将扳手的扳口对准螺母,即可非常容易地套上或退下扳手。需拧紧螺母时,扳口越夹越紧,并且可连续的拧。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易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图面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形式的可逆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弯起式式可逆活动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图6是图4的A-A向剖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图中,扳牙1、2,扳柄3,扳心4,螺杆5,固定螺钉6,球形铰7,转杆8,螺栓9。
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扳手的改进。由扳牙1、2,扳柄3,扳心4,螺杆5,固定螺钉6,球形铰7,转杆8,螺栓9组成。扳心4与扳牙1通过转动副a连接,扳心4与扳柄3上通过转动副b连接,在平面内做有限角度转动。扳牙2是可移动的,其上带有一插杆,插入板心上部的插孔内与扳心4连接,用蜗杆5调整并固定插杆插入孔的位置,从而控制扳牙1、2的移动位置和扳口张开的大小。也就是,通过调整扳心4方孔内的蜗杆来调节并控制插杆在插孔中的位置,从而控制扳牙2的位置,即控制扳口张开的大小。
转动副连接的形式有多种,本实用新型采用五种,其结构是:
如图1,本实用新型分为四个部分,扳牙1、2,扳心4,扳柄5。其中扳心4与扳柄5之间,扳心4与扳牙1之间用转动副b、a连接。转动副b、a的连接形式实际上是凹凸槽配合连接,凹凸槽配合(转动副b、a)在平面内做有限角度转动。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为另一种形式的实施例,它分为板牙1、2,扳柄3三个部分。其中板牙2与扳心4固接为一体,板牙2与扳牙1构成的扳口其大小是固定的,扳心4与扳柄3、扳心4与扳牙1之间分别用转动副a、b连接。转动副a、b在平面中作有限角度转动。转动副a、b连接结构形式相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为弯起式的可逆活动扳手结构示意图,当螺母所在的工作面狭窄,普通扳手无法工作时使用。它将扳牙1的连接分为两个部分,具体的连接结构是:扳牙1与转杆8相互间用转动副c连接,转动副c在平面中做有限角度转动,并用螺栓9将转动副固定。扳牙1与扳心4之间用转动副a连接,转动副a在平面中做有限角度转动,扳心4与扳柄3之间用转动副d连接,转动副d的结构形式为球形铰7,转动副d在立体空间做有限角度转动。使用时将转杆8和扳柄3扳起一定的角度,扳口套上螺母后,转动扳柄3,即可连续的拧。同理,若将图2的扳牙1和扳心4与扳柄3之间的转动副也制成球形铰7结构,那么图2也就成为适用于狭窄工作面的弯起式可逆扳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玉良,未经翁玉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14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