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握把改良结构的工具无效
申请号: | 99211320.2 | 申请日: | 199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3710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9 |
发明(设计)人: | 林重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重江 |
主分类号: | B25F1/02 | 分类号: | B25F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市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良 结构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是与铁槌、斧头、扳手...等工具有关,详而言之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握把改良结构的工具。
按,习用的铁槌、斧头、扳手...等工具,其结构大体上具有一头部及与该头部连接的一握把,该头部的一端因着使用目的的不同,而可形成一槌体状、刀刃状、颚夹状...等等,而该握把,一般可概分为几种形态:其一是利用木质的杆体,其一端插固于该头部中而形成;其二是于该头部固接或一体连接一金属材质的杆体,而直接供人体手部握持;其三,是于该头部固接或一体连接一金属材质的杆体,并于该杆体上套设一塑胶或橡胶材质的护套供使用者手部握持,藉以提供使用者手部较佳的握持感;就前述具有第三种握把形态的工具而言,其护套一般是利用一体射出成型而包覆于该杆体周缘,或者是藉助粘着剂将已成型的护套,套合粘固于该杆体上,然而,因该等工具使用时,该握把将不断地承受该头部敲击或砍伐物件的反作用冲击力(如铁槌、斧头等工具)或轴向拉力(如扳手),加上该护套本身长期使用后材质劣化、硬化的影响,使得该护套与该杆体的接触面将逐渐分离,如此一来,易造成使用者使用该工具时,发生该护套与该杆体不预期脱离的现象,实在相当危险。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握把改良结构的工具,可有效地防止握把的护套与杆体脱离,以免发生危险。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握把改良结构的工具,包含有:一头部;一握把,具有一杆体及一护套,该杆体的一端是与该头部固接,而该护套是套设于该杆体上用以供使用者手部握持;一第一固定件,是固设于该护套的一侧;一第二固定件,是固设于该护套上,位于该第一固定件的相对侧;至少一连接件,是穿设于该护套及该杆体中,用以固接该第一、第二固定件;藉此,可防止该工具使用时,该护套自该杆体上脱离。
其中该护套的二相对侧分别凹设有一第一、第二沟槽,而该第一、第二固定件,是可分别嵌置于该第一、第二沟槽中。
其中该握把至少设有一穿孔,是贯穿该杆体及护套的二相对侧,而该第一、第二固定件分别具有至少一穿孔,是分别与该握把的穿孔同轴对应,而该连接件,是穿置于各该穿孔中,用以固接该第一、第二固定件。
其中该第一、第二固定件的一侧面分别突设有至少一管柱,各该管柱是分别与该第一、第二固定件的穿孔连通,且是可分别嵌置于该握把的穿孔中。
其中该连接件是为一铆钉。
其中该第一、第二固定件的穿孔是为一沉头孔。
其中:该握把,具有至少一穿孔,是贯穿该护套的二相对侧,且该二相对侧上分别凹设有一第一、第二沟槽;
该第一、第二固定件,是分别嵌置于该第一、第二沟槽中,各该固定件至少具有一沉头穿孔以及与该沉头穿孔相连通的一管柱,且各该管柱是可分别嵌置于该握把的穿孔中,使该第一、第二固定件的沉头穿孔得与该握把的穿孔连通对应;
而该连接件,是为穿置于各该穿孔中的铆钉,且该铆钉的二相对头端,是可分别卡抵于该第一、第二固定件的沉头穿孔周缘,而固接该第一、第二固定件。
其中:该握把,具有至少一穿孔,是贯穿该护套的二相对侧;
该连接件,包含有一第一柱体及一第二柱体,该第一柱体,其一端是固接于该第一固定件的一侧面上,且该第一柱体的另一端沿其轴向凹设有一第一锥孔,该第一锥孔的底面则突设有一锥柱;而该第二柱体,其一端是固接于该第二固定件的一侧面上,该第二柱体的外周缘轮廓是呈一锥柱状,且该第二柱体的另一端沿其轴向凹设有一第二锥孔;该第一、第二柱体是可同轴地穿置于该握把的穿孔中,且该第二柱体体身可紧配固接于该第一锥孔中,而该第一柱体的锥柱则可紧配固接于该第二锥孔中,藉此可快速地连接该第一、第二固定件为一体。
其中该护套的二相对侧上分别凹设有一第一、第二沟槽,且该第一、第二固定件,是分别嵌置于该第一、第二沟槽中。
其中该第一柱体的一端是一体成型连接于该第一固定件的侧面上,而该第二柱体的一端亦为一体成型连接于该第二固定件的侧面上。
为使审查委员能详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际构造及特点,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图2中沿剖线3-3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重江,未经林重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13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拉链的充气单元
- 下一篇:具有两种测控电压的稳流稳压充放电脉冲快速充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