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机键盘学习板无效
申请号: | 99209932.3 | 申请日: | 1999-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3942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熊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斌 |
主分类号: | G09B13/00 | 分类号: | G09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535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机 键盘 学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辅助工具,也是计算机初学者的学习用品,它适合于计算机初学者使用。
现有的产品,普遍存在着不能对操作者的指位进行限定,难以纠正指法错误,键面内容无法改变,功能单一,练习方式少,适应面小等缺点。例如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101计算机键盘学习卡)》(1996年4月2版),是键盘实际尺寸的平面图形,具有帮助操作者熟悉键盘,练习指法等功能,而且携带方便;但该产品除了有前述缺点外,由于是平面图形,真实感不强,不利于初学者对真实键盘操作的体会。由重庆东方电脑图书公司经销的计算机指法练习盘(塑料立体模拟键盘)(实用新型专利),采用了计算机键盘实际形状和尺寸的立体模型设计,有助于练习者熟悉键盘操作,练习指法等功能,而且操作真实感强,易于使用者体会键盘操作;但该产品仍存在前述缺乏,而且不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方便,能对操作者的指法予以定型定位,纠正错误指法,键面内容能够随意改变的多功能微机键盘学习板。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在两块键盘基板1(a)、1(b)上有立体键3(a)、3(b)构成立体键盘模型,其中主键盘区有透明键2组成的透明键区;在透明键区与键盘基板对应部位设置有卡片插口7,内可装入不同内容的卡片10,实现透明键上呈现内容的改变。在键盘面板12顶部有功能状态显示窗5,可直接显示所处练习功能状态,键盘基板1(a)、1(b)在折叠线处能反向对折。在立体键盘模型上键盘区相邻的手指控制的键之间设置有略高于键面的主键盘指位限定片3(a)(简称主键盘限位片)、副键盘指位限定片3(b)(简称副键盘限位片),二者统称指位限定片。指位限定片3(a)、3(b)可从立体键盘模型上卸下,通过特殊装置固定在计算机键盘上。
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前述两类产品的功能外,还能限定指位,纠正错误指法,使操作者的指法迅速准确定型定位,加快初学者对键盘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主要键面内容可根据需要予以改变,增加练习方式,扩展功能,增强了适应能力。指位限定片3(a)、3(b)可卸装于计算机键盘,让初学者上机操作训练,同时纠正指法,限定指位。折叠设计携带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后图。
图3、图4是指位限定片的局部视图。
图中:1(a)、1(b)键盘基板,2透明键,3(a)主键盘指位限定片,3(b)副键盘指位限定片,4(a)、4(b)指位限定片支架,5功能状态显示窗,6折叠线,7卡片插口,8主键盘立体键,9副键盘立体键,10卡片,11连接拴,12面板。
下面结合附图以101键盘结构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在键盘基板1(a)、1(b)有主键盘立体键8、副键盘立体键9,共同构成立体键盘模型。主键盘区的字母键A-Z及其他部分键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透明键2,共同组成透明键区。透明键区、键盘面板12与键盘基板1(a)上对应的凹槽共同组成卡片插口7,在功能键上部的键盘面板12顶部与卡片插口7对应位置开有一长孔(如长方形,椭图形等),其上可盖透明材料或不盖,形成功能状态显示窗5。通过卡片插口7中插入不同卡片10,使键面内容根据需要进行改变,键面状态由功能状态显示窗5指示。在主键盘区的左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操作的键区之间,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操作的键区之间分别设置有三根指位限定片3(a),在左、右手食指控制的键区间设有一根指位限定片。参照图3、图4,主键盘区的上述七根指位限定片由指位限定片支架4(a)连成一个整体,通过其上的连接栓11与前述立体键盘模型联接,或与一特殊装置连接固定于计算机键盘。在副键盘区采用与主键盘区同样的方法布置五根副键盘指位限定片3(b),并由指位限定片支架4(b)连接成整体,采用前述方式进行联接或固定。前述的指位限定片3(a)、3(b)比键面略高,其高差一般取2-5mm。在键盘基板1(a)、1(b)为基体的两块立体键盘模型采用合叶的连接方式进行联接,形成简易折叠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斌,未经杨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99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