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辐射电加热器无效
申请号: | 99209617.0 | 申请日: | 1999-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3774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10 |
发明(设计)人: | 彼德·雷文斯克罗夫蒂·威尔金斯;戴维·奥得丽·普伦普特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塞拉麦斯皮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4 | 分类号: | F24C15/24;F24C15/2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英国伍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 加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辐射电加热器,例如其类型为一个或多个辐射电加热元件由一个基础来支撑(即,在该基础上或靠近该基础),该基础是热和/或电绝缘和/或反射材料。
本实用新型特别但不限于应用在这种烹饪器具,例如烤架或炉,包括微波炉,中使用的加热器。然而,它还应用在一般用途的加热器中,例如空间加热器和工业热处理中。
众所周知,特别是在烹饪器具中,已经存在辐射加热器,其中一个或多个加热元件,例如丝状,或带状,或管状,支撑在一个基础上或该基础附近,该基础由绝缘材料或反射材料制成,并且可设置在一个壳体内,例如一个支撑盘,该支撑盘例如可由金属制成。对于基础,使用压实微孔热和电绝缘材料特别为人所知而且有利。
为了安全和满意地操作这种加热器,应该防止用手接触其中通电的加热元件。而且,应防止颗粒状物例如食物接触布置在加热器内的加热元件和任何绝缘和/或反射材料。在加热操作期间,这种颗粒状物和液体可能溅泼向加热器,而且蒸汽可能向加热器喷出。
炉和烤架中使用的加热器所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加热器内的颗粒状材料,例如绝缘材料的颗粒可能会掉落,因此必须防止其掉进炉或烤架内,并防止弄脏其中所烹制的食物。
通过在一层玻璃陶瓷材料后面使用加热器,至今上述问题已得到解决。但这种玻璃陶瓷材料较贵,而且降低加热器的热性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射电加热器,它不使用一层玻璃陶瓷材料就能消除或至少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辐射电加热器,它包括一个加热元件,其中至少一个盖板与加热元件隔离,至少一个盖板呈织物形式,该织物包括玻璃丝,陶瓷丝或金属丝。
金属丝在织物内可呈纺织形式。
金属丝可包括一种耐高温合金,例如不锈钢。
玻璃丝或陶瓷丝在织物中呈纺织,编织或缠结形式。
陶瓷丝可包括硅酸铝材料,或硅硼酸铝材料或氧化锆。
玻璃丝包括由E玻璃,C玻璃,R玻璃,S玻璃和其变化物中选择的玻璃纤维。
织物的每单位面积重量一般不超过1公斤/平方米,而且最好在50至300克/平方米范围内。
加热元件可以支撑在一种绝缘材料的基础之上或其附近,该基础由例如微孔热绝缘材料制成,绝缘材料可以设置在一个例如由金属制成的盘状支撑内。
加热器可设置一种热绝缘材料的周边壁。至少一个织物的盖板可布置成叠加在周边壁的一个外表面上。
加热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丝状,带状或管状的加热元件。
一个带孔部件可以设置成与至少一个织物盖板接触或与其邻近。例如,带孔部件可用作至少一个盖板的支撑,和/或当由导电材料制成时用作一种电屏蔽,和/或用作加热器的保护装置。带孔部件可包括由金属,陶瓷或其它适当的耐火材料制成的一种多孔板或者一种网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特别适用于烹饪器具,例如烤架,炉尤其是微波炉,饱和脂肪油煎锅。然而,它还可应用于其它装置,例如用于空间加热,和工业热处理操作中。
至少一个织物板用作对付颗粒材料和液体例如由于烹饪操作而溅泼的有效的屏障。它还减少蒸汽进入加热器。
现在参考附图通过实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辐射电加热器的平面图;和
图2是图1的加热器的局部分解横截面视图。
参见附图,一个辐射电加热器1包括一个金属盘状支撑2,该金属盘状支撑2设有一个压实微孔热和电绝缘材料的基础层3。如图1所示,盘状支撑2设有许多弧形凹陷区,该弧形凹陷区使基础层3的材料绕该弧形部分接合,以便将基础层固定在盘状支撑内。
一个加热元件4固定在基础层3上。如图所示,加热元件4包括在基础层3上沿边缘安装的一条波纹金属带。该波纹金属带通过部分埋置在基础层3内来固定。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加热元件是公知的,而且加热元件4可由盘绕丝或盘绕带状或由管状或任意其它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形式来替换。在加热器内也可设置超过一种形式的加热元件。
加热元件的接线板5安装在加热器上,并使加热器与一个电源连接以便工作。
在加热器内设置一种热绝缘材料的周边壁6。如图所示,该壁与基础部分3成整体。然而,它也可以是本领域中公知的独立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塞拉麦斯皮德有限公司,未经塞拉麦斯皮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96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